2月19日下午,永旺(HK00984,股價0.395港元,市值1.03億港元)深圳寶安中心店人潮涌動,但這不代表超市生意興盛,而是該門店閉店前的一波熱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永旺寶安中心店將在本月末終止運營,這家經營了13年的老超市將告別周邊居民。
店內人潮洶涌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永旺寶安中心店即將閉店
永旺寶安中心店所在商場門口貼出的告示稱,由于公司戰(zhàn)略布局優(yōu)化調整,該門店將于2月28日營業(yè)結束后終止經營,公司也會開展一系列商品優(yōu)惠活動。
閉店公告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深圳永旺東湖店、深圳永旺丹竹頭店正常營業(yè),這也意味著未來在深圳僅剩兩家永旺門店。
在永旺店內,多處可見“結業(yè)清貨”“最后一次均一價活動”的字樣,很多顧客選購折扣商品后,推著滿滿的購物車結賬。到2月19日下午,部分食品、日用品貨架已經被選購一空。
貨架上部分商品已售罄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有店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均一價”是指部分商品的價格統(tǒng)一定為10元或20元,原本10多元甚至30多元的商品都按此價銷售。目前正值超市結業(yè)階段,部分商品已經售罄,并且不會再補貨。
記者在現場得知,永旺寶安中心店已營業(yè)13年,每年大約會有3次均一價活動,平時促銷模式也大致如此。“前幾天都人山人海的,昨天人更多。你看著生意很好,但老板不賺錢?!钡陠T說。
實際上,記者在現場對多款常見日用品和食品折后價與網絡渠道進行對比后發(fā)現,永旺店的優(yōu)惠力度并不明顯。有帶小孩的顧客在清潔用品貨架前看了看,最終又將商品放了回去。她告訴記者:“平時活動價格也是這樣,(關店)也沒有多少誠意?!?/p>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孔澤思 攝
連續(xù)多年虧損
多家媒體報道,永旺1996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最初名為“吉之島”,主要業(yè)務區(qū)域在粵港澳大灣區(qū),其在內地的大型零售業(yè)態(tài)主要有綜合百貨超市(GMS)、食品超市(SM)及購物中心三種。近兩年,永旺超市深圳新洲店、深圳新城市廣場店等多家老店結業(yè)。從全國范圍看,永旺超市在北京、廣州、武漢也陸續(xù)有門店關閉。
從公司財報看,自2016年開始,永旺就開始了連續(xù)虧損。
2025年1月28日,永旺發(fā)布的盈利預警顯示,公司初步估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虧損,虧損額為3.4億港元至3.8億港元。公司認為虧損增加原因包括:本地居民出境旅游及消費增加,訪港內地游客消費模式轉變,影響店鋪顧客人流;期內港元利率仍居高不下,影響香港的資本市場及房地產市場,亦抑制本地消費者的消費意欲等。
虧損連連、不斷關店的永旺,也在探索更多可能性。公司在2024年中期報告中指出,將在香港發(fā)揮集團的規(guī)模和供應鏈優(yōu)勢,進一步提高自家品牌銷售;調整店鋪營運網絡,強化多個高利潤小型專門店業(yè)務等。在內地業(yè)務方面,預計2024年下半年將完成1家店鋪的升級改裝工程,并在大灣區(qū)開設2家超級市場。
2月19日,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永旺在20世紀90年代憑借境外資金涌入以及中國尚未完全健全供應鏈的契機,依托日資品牌調性、精選貨品和全球采購供應鏈體系,構建起了品牌、規(guī)模和粉絲優(yōu)勢。
“然而自2010年起,中國零售行業(yè)競爭加劇,進入高度內卷階段。此時‘吉之島’改名為永旺,逐漸失去原有品牌優(yōu)勢,其門店數量少、面積小,只能實行多品類產品矩陣策略,無法達成全品類寡頭式或一站式的經營模式,這成為其沒落的一大主因。”
朱丹蓬表示:“2018年后,中國本土零售(行業(yè))蓬勃發(fā)展,各地涌現出特色連鎖零售體系。我在2010年就曾預測中國零售行業(yè)將呈現‘兩頭尖中間空’的趨勢,即便利店和大型零售巨頭占據優(yōu)勢,像永旺這類卡在中間、缺乏品牌效應、規(guī)模效應和粉絲效應的商超,其沒落是必然的?!?/p>
重壓之下,永旺能不能繼續(xù)“旺”,其實還要畫一個很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