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威克利-伍連德獎」的話題是女性與健康,獲獎者是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婦產(chǎn)科 顧佳琦 醫(yī)生。
白居易曾云:「生人莫作婦人身,百年苦樂由他人?!沟辣M了封建女性的辛酸。值得慶幸的是當下人們愿意平等的對待女性??晌覍W醫(yī)以來的經(jīng)歷,似乎又在告訴我,在女性健康方面,一些傳統(tǒng)觀念仍好似蠶繭一般束縛著女性本身。
去年三月,正值迎春花開,我們病房收治了一位 14 歲妊娠的女孩兒,準備擇期行人工流產(chǎn)手術,同時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予以報警處理。在詢問病史時,女孩兒低著頭,支支吾吾。女孩兒的母親責備道:「都是這丫頭不省心,把我的臉都丟盡了……」
我絕想不到母親的反應竟是如此,本是愛她的,但忘了問孩子是否遭到強迫?忘了問自己是否對孩子進行過必要的性教育?不敢想象,孩子在經(jīng)受了那不該經(jīng)受的一切、此時的劈頭蓋臉的責罵、手術的風險、內膜損傷的痛苦后,會不會經(jīng)此一劫而對愛情婚姻產(chǎn)生恐慌?她會不會因此而變得自卑、消沉?她大概只覺得自己犯了大錯。
在醫(yī)護及警方的配合詢問下得知,女孩發(fā)生性生活時已年滿 14 周歲,但仍屬于未成年人,如存在性侵行為,相關犯罪人士需承擔刑事責任,可最終母親也許考慮到女孩的「名聲」,選擇私了,這其中是否存在惡意犯罪我們無法知曉,只得告知必要時最有力的武器便是法律。
自此女孩身上的繭絲更縛緊了些。出院時醫(yī)護的宣教告知了適宜的避孕措施可以有效地減少意外懷孕及性疾病的傳播等,希望能夠些許彌補她或許缺失的性教育。
今年年初,從外地轉來一名孕 22+ 周合并有重度肺動脈高壓的危重孕產(chǎn)婦,收治入院后我們第一時間完善檢查及會診,各個科室專家均表示需要立即終止妊娠,這個周數(shù)都不一定能保住命,絕對不能再拖了。
各科主任輪流和患者及家屬談論病情,患者及其母親表示:終止可不行,孩子必須得要。不得已,主任又一次苦口婆心道:「如果再繼續(xù)妊娠,即使孩子住保溫箱僥幸存活,你女兒也極大可能失去搶救機會了,你能接受嗎」。
患者母親哀嘆一聲,緩緩開口,「男方家想要個孩子,如果這個孩子沒了,現(xiàn)在又知道我女兒的心臟有病,肯定會離婚的」。
話音落地,醫(yī)護沉默,主任一時也沒接上話。我感到一陣窒息,「生命」、「結婚生子」孰輕孰重?在這位母親心中的天平上,竟出現(xiàn)了意想不到的失衡!
有人問她丈夫是否早知她不該妊娠,她的丈夫竟點頭了,眼里看著似是有愧意,只是不知是對愛人、對未出世的孩子、還是對自己將要面臨的「麻煩事」。
后來到了孕 26+ 周,肺動脈壓力達到了 124mmhg,超聲心動下她的右心像個氣球,幾乎看不到收縮,藥物無法經(jīng)靜脈泵入,血壓心率維持不住,家屬慌了,哭喊著「救救我女兒」,我們立即通知早早就做好準備的各科室及設施就位,盡快開展了手術。
術后幾個日夜的搶救,依然在某一時刻開始無法經(jīng)藥物維持血壓心率,高昂的費用和渺茫的希望,令家屬再也無法承受,最終放棄搶救,選擇生于哪便歸于哪。
懷孕期間,在孕媽媽的身體發(fā)出報警信號時,她的親人關注的不是她的健康本身,而是她的婚姻、傳宗接代。妊娠期間,病痛的折磨和家人的漠視,如蠶繭般牢牢收緊,讓她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人們只知生育不過十月,除了肚子變大,也沒什么特別值得注意的。
我想,人們不該宣傳那些身患重癥卻堅持妊娠,最后僥幸存活的病例,別人只覺得「那我也可以」,而不知道這是冒了生離死別的風險。相反,身體各個器官特別是心血管系統(tǒng)在妊娠期面臨著巨大變化,對于有基礎疾病的女性來說,一不留神就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并非胎兒安好便萬事大吉。
母親對子女的愛護是細微曲折的,但母親細微曲折的身體、心理的變化,卻往往被子女所忽視。
研二時我曾收治一名 65 歲的子宮內膜癌患者。這種疾病是老年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通常伴隨著非常典型的早期癥狀——絕經(jīng)后陰道出血,能夠及早發(fā)現(xiàn),是預后較好的一種。
這名患者絕經(jīng)已十余年,突然再次出現(xiàn)陰道出血的表現(xiàn),早期時她曾向子女講述這一癥狀,而子女則隨耳一聽,沒放在心上。在采集病史時,她的兒子說:「我想著她不舒服的厲害,就會要求到醫(yī)院去看,當時她沒要求,我也就沒在意」?;颊咦约簞t表示,「覺得難為情,不想看」。
自然,患者的期別也不是很早,好在后續(xù)積極配合治療,預后相對不錯,只是不可避免的費用高了些,療程長了些,擔憂的日夜多了些。
在之后的病歷匯報比賽中,我選擇了該例印象深刻又典型的病例,為了題目新穎,便為匯報取名為「不是每滴血都叫大姨媽」。匯報前,負責老師曾私信我說「題目換一個吧,當天臺下會有很多領導」。我很詫異,認為「大姨媽」這三個字不該被回避。
當日,題目一出,臺下嘩然、竊竊私語。其實本也不該稱作大姨媽的,只是當時覺得聽起來更有趣味。不過就是月經(jīng)或陰道出血,學名罷了,卻令人意識到女性生殖器官相關疾病的教育仍有缺失,亟待科普。
或許作為子女我們只需要說一句「媽媽,該體檢了」,作為醫(yī)護在宣教時耐心的多解釋一句,就會有不同景象。而老年的她們,如果多聽聽社會新的聲音、摒棄封建思想,于不適時立即就醫(yī)...
人們說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樣子,該「文明用語」、「儀態(tài)優(yōu)雅」,隨后性羞恥成為了不成文的「文化產(chǎn)物」。
就像懵懂少女不慎懷孕,就會被「道德綁架」,指責其為行為不檢點,而當事男子卻可以「道德放假」。就像女子因其生理結構本容易感染婦科炎癥,卻羞于尋醫(yī)問藥。就像月經(jīng)、生殖器總是不能公然擁有自己的學名。就像生育后的她們羞于向自己的愛人袒露會陰,而到了老年脫垂的子宮被日復一日的摩擦到出血、感染卻不愿就醫(yī)。
最終這種觀念又傳遞給下一代,女性的身心健康依然亟待關注。我們以復雜的身份存在于世上,各自作為女兒、母親、妻子、陌生人,試著沖破古代社會為女性打造的蠶繭,這并不容易,這需要作為家人、愛人、朋友、社會各界的人們一起完成。
獲獎者介紹
顧佳琦為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婦產(chǎn)科住院醫(yī)師,本科畢業(yè)于哈爾濱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碩士畢業(yè)于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婦產(chǎn)科學專業(yè)。
上一篇:人們對這件小事的渴望,超過了性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