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圖以一份承諾書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教育責任硬生生剝離,這種避責思維,形同于掩耳盜鈴,無異于自曝管理的無能和教育的失職
12月25日,有網(wǎng)友通過社交平臺反映,梅州市五華縣水寨中學要求所有學生簽“承諾書”,承諾書中提到學生“若出現(xiàn)自殘、自殺的行為,均與學校無關,不會以任何理由向學校及學校工作人員主張任何損失和賠償”等內容。
隨著輿論發(fā)酵,五華縣教育局當晚發(fā)布情況通報稱,經查,12月23日下午,該校組織開展“珍惜生命”主題班會,并現(xiàn)場簽訂含有不當內容的《承諾書》。對此,五華縣教育局責令該校立即收回已簽訂的《承諾書》予以作廢處理,對學校負責人進行約談并全縣通報批評,要求學校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和家長解釋說明。
從這份承諾書來看,學校可能是想通過“珍惜生命”主題班會,讓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從而預防自殘、自殺等行為?;顒映踔允呛玫?,但讓學生承諾極端行為“與學校無關”,無疑是學校的避責思維在作祟。如此想當然地將學校和教師的責任剝離,只會讓這份承諾書在家、校之間憑空立起一道“冷漠之門”。也因此,多數(shù)網(wǎng)友質疑該校此舉純屬“甩鍋”,是把教育責任推給學生和家長。
教育,尤其是預防青少年自殘、自殺等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和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內心敏感,考試不如意、學習跟不上,同學人際關系多變等,都容易催生“成長的煩惱”,更可能引發(fā)青少年的心理危機。特別是伴隨個別學生的抑郁癥,輕者可能引發(fā)失眠、厭學、情緒低落,重者可能致使學生做出自殘、自殺等極端之舉。這是不可忽視的教育難題,也離不開學校與老師至關重要的教育引導。
然而,該校試圖以一份承諾書將自身應當承擔的教育責任硬生生剝離,這種避責思維,形同于掩耳盜鈴,無異于自曝管理的無能和教育的失職。這樣的承諾書,與之前個別學?!叭舫霈F(xiàn)校園欺凌事件,堅決不拍照、不錄視頻”的反對校園欺凌承諾書如出一轍,利用學校掌握的話語權,強制學生簽署并不平等的“承諾”。這類避責思維背后,折射的是一種功利教育觀。
而站在家長與學生的角度,這樣的承諾書,無疑是把可能遭遇心理危機的學生拒之于教育大門外,幾乎是將他們等同于“不定時炸彈”,仿佛隨時可能會向學校主張損失和賠償,學校管理者潛意識里還是一種將學生置于對立面的利己思維。這樣的教育觀,怎么能主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從法律層面看,這份承諾書壓根也避不了責。有律師就表示,該承諾書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而不具有法律效力。根據(jù)民法典的規(guī)定,大多數(shù)中學在校學生仍屬于未成年人,即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承諾書的行為并未經過學生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或追認,因此無效。而未成年人保護法,更為學校框定了守護學生身心健康的責任。該校試圖以一份承諾書“免責”,于法也不合。
預防學生自殘、自殺,當然不只是學校一方的職責。愛與責任,關聯(lián)多方,與學生緊密相關的教師、家長、親朋好友,都可以成為他們的“心靈衛(wèi)士”。尤其是學生在校時間長,學校與老師作為教育守護者,理當密切關懷,及時引導,并聯(lián)動家長,防微杜漸,從多維度防控校園悲劇的發(fā)生。此外,教育部門也應建立更為完善的校園安全和心理健康支持體系,真正關愛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
紅星新聞評論員 彭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