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久草,四虎永久在线精品,二区免费视频,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黄网在线免费观看,美女露全身永久免费网站,色婷婷六月桃花综合影院

問界追尾起火3人遇難:車門為何沒打開?華為博世誰撒謊?

紅星資本局4月28日消息,26日,山西運城一輛問界M7車輛發(fā)生交通事故,司乘3人遇難。4月28日,問界聲明稱,該車輛發(fā)生事故時車速115km/h,安全氣囊正常打開,動力電池包特性均正常。目前,事故原因有待有關方面進一步調(diào)查。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問界新M7上市7個月,累計大定突破17.4萬臺。這起事故引發(fā)了公眾對問界M7車輛安全性的較多關注,包括AEB緊急制動等功能是否響應,搭載的是哪家的智駕系統(tǒng),為何沒有碰撞自動解鎖、隱藏式門把手沒有彈出是否影響救援等。

AEB緊急制動為何沒有響應?

Plus版沒有宣傳的“全向主動安全”功能

據(jù)家屬介紹,事故車輛車型為2024款M7 Plus 后驅(qū)版5座。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2024款M7分為Plus版與智駕Max版,標配主/副駕駛座安全氣囊、前/后排側(cè)氣囊、前/后排頭部氣囊(氣簾)。兩者的差距主要在輔助駕駛系統(tǒng)。智駕Max版車型搭載了華為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華為ADS),智駕硬件也多了6個攝像頭和1個激光雷達,支持高速與城市智駕領航功能。而Plus版未搭載華為ADS,不支持上述功能。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問界M7 Plus版車型并沒有其宣傳的“全向主動安全”功能。

據(jù)發(fā)布會信息,2023年9月上市的問界新M7,其AEB系統(tǒng)的最高剎停時速為90km/h;12月上市的問界M9, 其AEB能力更進一步,最高支持120km/h時速主動剎停。但這都是基于華為ADS。

此外,問界官方曾表示,遇到探測對象速度過快、大型車輛遮擋等因素影響到傳感器正常工作時,前向AEB有概率不工作或退出。

問界M7Plus版用的誰家智駕方案?

問界稱是博世,博世否認

問界在一份聲明中稱,事發(fā)車型是入門非智駕版,未搭載華為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使用的博世方案,博世方案AEB的工作范圍是在4-85km/h,碰撞時的115km/h時速已經(jīng)遠超博世AEB觸發(fā)范圍。

4月28日,博世針對問界M7山西運城事故發(fā)布聲明稱,經(jīng)調(diào)查,涉事車輛沒有搭載博世智駕系統(tǒng)(含AEB)。

紅星資本局搜索發(fā)現(xiàn),華為與問界官方未對外披露過問界M7Plus版的智駕方案。

汽車分析師劉昊告訴紅星資本局,“過去大部分車企選擇的都是博世的L2級方案。這是一個黑盒方案,主要基于毫米波雷達和攝像頭融合的設計,穩(wěn)定性強,性價比高,車企直接向博世采購硬件和軟件。但隨著車企開始自研智駕,國內(nèi)也涌現(xiàn)出地平線、黑芝麻、毫末智行這樣的本土供應商,高階智駕很少單獨選擇博世?!?/p>

為何碰撞未自動解鎖?

問界M7車主手冊明確:車輛碰撞后自動解鎖

事故發(fā)生后,救援人員無法打開車門,只能砸窗救人。問界M7碰撞后車門無法打開引發(fā)公眾質(zhì)疑。

AITO問界客服回應稱,目前大部分車輛無自動解鎖功能,這起事故中司乘已失去意識,無法從車內(nèi)打開車門。不管是否是隱形門把手,外部施救只能砸車窗。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問界M7車主手冊里清楚地寫著碰撞后自動解鎖。

WechatIMG108.png

問界M7車主手冊里寫著碰撞后自動解鎖

2024年1月底,工信部就《乘用車后碰撞安全要求》等四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在碰撞試驗過程中,車門(不包括尾門)不應該開啟,車門應處于解鎖狀態(tài)。同時對于每排座椅的車門必須保證其中一個可以打開,如果沒有車門則需要保證座椅可移動、或可以改變座椅靠背位置以保證所有乘員均可撤離。

某車企工程師告訴紅星資本局,法律層面上對碰撞后車門自動解鎖功能,并沒有強制性的要求。不過這個功能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了,現(xiàn)在大部分知名品牌都有這個功能,它并非高端車專屬,甚至10萬元以下的車上也會搭載。

上述工程師表示,碰撞后解鎖功能屬于被動安全,解鎖的過程其實就是監(jiān)測到碰撞信號、碰撞信號發(fā)出到控制器、控制器收到碰撞信號后發(fā)出解鎖信號、門鎖收到解鎖信號自動解鎖,中間不需要用戶做任何設置。

各家車企大多只是邏輯上存在差異,比如有的是依據(jù)碰撞速度、擋位、車身的翻轉(zhuǎn)情況,或是以安全氣囊彈起為前提。

針對該問題,汽車行業(yè)分析師張旭告訴紅星資本局,“有一個國標要求車輛碰撞后需要能夠從內(nèi)外打開,它定義的是結果,依我之見,應該算是對碰撞后自動解鎖的強制規(guī)定?!?/p>

但張旭也提到,線路在事故中損壞、車體框架在事故中變形等都有可能讓這個救命功能失效。

隱藏式門把手是否阻礙救援?

目前門把手無統(tǒng)一標準,法規(guī)不禁止隱藏

隱藏式門把手也在此次事故中受到公眾較多關注。

特斯拉、別克、蔚來等都有車型采用隱藏式門把手,車企工作人員曾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在碰撞后的極端情況下,如果未能自動解鎖,外部救援必須破窗。”

劉昊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很多人把安全問題歸結于隱藏式門把手,主要是因為路人救援時的第一反應是嘗試拉開車門,如果連門把手在哪兒都找不到,會更加焦慮?!?在他看來,應該對隱藏式門把手制定行業(yè)規(guī)范,“門把手標準化,便于公眾了解如何開門和救援?!?/p>

特斯拉相關負責人向紅星資本局表示:“目前各家車企的隱藏式門把手、應急開關的形式、位置各不相同,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導致路人難以掌握開門的方法?!?/p>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目前沒有法規(guī)明確禁止隱藏門把手,主要是加強對隱藏式車門把手的宣傳力度。例如2022年,浙江省公安廳制定的方案就是,在向社會廣泛宣傳的同時,督促企業(yè)落實安全責任,完善車輛安全使用用戶手冊,增加駕培內(nèi)容等。通過科普和宣教,提高人們對隱藏式車門的認識,熟練掌握其使用方法,確保緊急情況下駕乘人員能安全避險。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