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盒飯財經(jīng)
2024年1月第三周,特斯拉在中國賣出近9000輛Model Y,打敗了風頭正勁的問界M7,重奪新能源SUV銷冠寶座。
但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靠降價換來的“慘勝”。今年1月12日,特斯拉中國官網(wǎng)再次下調Model 3和Model Y的價格。降價后,Model 3起售價為24.59萬元,Model Y 起售價25.89萬元。
這波降價可能與特斯拉去年底銷量疲軟有關。去年四季度,特斯拉逆勢漲價,其11月國內銷量同比下滑17.8%,季度總銷量也被比亞迪反超。
北京時間1月25日凌晨,特斯拉公布了其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yè)績。去年四季度,特斯拉營收251.7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0.71美元,雙雙不及預期;毛利17.6%,高于第三季度報告的16.3%,略好于華爾街預測的16.7%。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沒有如往常一般給出2024年業(yè)績的具體指引,而是模糊地警告稱2024年的“增長率可能會明顯低于去年”。受低迷業(yè)績及悲觀預期影響,特斯拉股價盤后大跌近6%,跌破200美元大關。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競爭對手步步緊逼,特斯拉在價格戰(zhàn)中的主導權似乎正在縮小。在美國,韓系廠商現(xiàn)代、起亞靠大額補貼與特斯拉貼身肉搏,而在中國市場,國產廠商則把電動汽車卷成了消費電子產品,意欲對特斯拉“降維打擊”。
近日,美國媒體CNBC在一則報道中指出,中國廠商正利用新技術加大與特斯拉的競爭,這些新技術包括車載投影儀、冰箱和駕駛輔助系統(tǒng)。除了駕駛輔助系統(tǒng)外,前兩項國產廠商“新技術”,代表的正是“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策略。
在不少國內消費者眼中,把冰箱彩電大沙發(fā)搬上車,是缺乏技術含量的表現(xiàn);但在部分外國人眼中,這些落后技術卻成了國產廠商的護城河。畢竟,連車圈新人小米都學會了特斯拉的一體壓鑄技術,而特斯拉主力車型在幾次改款后,仍簡陋得像毛坯房。
此外,與其說國內廠商是在加大與特斯拉的競爭,不如說是想把特斯拉“淹沒”。
財報發(fā)布前一天,有消息稱特斯拉正在研發(fā)代號為“Redwood”的緊湊型跨界電動汽車,預計將于 2025 年 6 月開始生產;而受限于產能、政策等因素,特斯拉Cybertruck短時間內不會進入中國市場。
這意味著,短時間內特斯拉仍要靠Model 3/Y兩款車型挑大梁,而據(jù)匯豐銀行報告,2024 年中國廠商將推出100多種新電動汽車車型。
今年1月,多重負面消息接踵而至,重創(chuàng)特斯拉股價。租車巨頭赫茲轉向購買傳統(tǒng)燃油車,特斯拉在中國再次降價,勞動力成本上升,再加上美國電動車需求放緩,無不加劇了投資者對特斯拉增長的擔憂。截至發(fā)稿,特斯拉盤后價195.5美元,較1月2日開盤的250.08美元下跌超20%。
即便最樂觀的投資人也開始下調預期。財報發(fā)布前兩天,長期看好特斯拉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師 Adam Jonas 將特斯拉目標股價從380美元下調至345美元?!叭螂妱悠嚢l(fā)展勢頭正在停滯。市場供過于求,”Jonas說。
盡管已經(jīng)放低預期,特斯拉還是給投資者澆了一盆冷水。財報數(shù)據(jù)顯示,去年四季度,收入為251.7億美元,低于預期的258.7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為0.71美元,低于預期的0.73美元,2022年同期,該數(shù)字為1.19美元。
隨著汽車行業(yè)競爭加劇,過去一年多,特斯拉一直在降價以提振銷量。2023年全年,特斯拉交付量達到180.86萬輛,同比增長37.65%。
這一增速乍一看像是不小的飛躍,但遠低于馬斯克曾吹噓的50%年復合增長率,也遠低于一些競爭對手。去年四季度將特斯拉踹下銷冠王座的比亞迪,其2023年全年銷量破300萬,同比增長61.9%。
2023年銷量疲軟已成定局,投資者希望從馬斯克和其他管理層口中聽到對2024年的具體預期,然而這個愿望也落了空。財報中,管理層并未如往常般給出具體業(yè)績指引,而是模糊警告稱“增長率可能會明顯低于去年”,分析師預計,特斯拉2024年汽車銷量將達到約220萬輛,比2023年增長約20%。
當然,在一眾壞消息中,馬斯克還是放出了一些利好。管理層表示,增長放緩的部分原因要歸結于“團隊致力于推出下一代汽車”。在財報發(fā)布前,就有媒體爆料稱特斯拉將推出新車,雖然該車型還未曝光,但外界普遍稱其為“Model 2”。
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果然放出了有關“Model 2”的消息,他表示,特斯拉目前的計劃是在2025年底開始生產下一代汽車。屆時,為了提高產量,工人們將“睡在生產線上”,馬斯克補充道。
種種跡象表明,特斯拉正在被自己發(fā)起的價格戰(zhàn)反噬。
面對嚴峻的宏觀經(jīng)濟形勢和疲軟的銷量增長,今年初,特斯拉再度祭出降價這一利器,但與去年初降價時行業(yè)如臨大敵不同,特斯拉這次降價,率先產生危機感的反而是特斯拉的投資者。摩根士丹利認為,特斯拉本次在中國和歐洲的降價,幅度超出該機構對2024年全年降價的預期。
受旗下汽車平均售價下降影響,去年四季度,特斯拉在銷量同比增長20%的同時,營收增長僅3%,特斯拉的降價策略正逼近投資者預期的極限。除了經(jīng)濟形勢、地緣沖突等大環(huán)境因素,能逼得特斯拉極限降價的,恐怕只有日趨激烈的行業(yè)競爭了。
換言之,在競爭對手,尤其是中國競爭對手的“內卷”之下,特斯拉與“其他”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相應的,特斯拉的聲量和定價主導權也越來越小。
去年10月,特斯拉對Model 3/Y兩款車型進行了升級,2016年上市的Model 3迎來了新外觀,座艙內部也小幅調整,而Model Y除去新增的氛圍燈,幾乎沒有能一眼看到的改動。當然,Model 3的外觀升級代價則是提價。相較老款,Model 3煥新版價格上漲了2.8萬元。
相比之下,國內廠商的更新?lián)Q代顯得誠意十足,目前在銷量榜上緊咬Model Y的問界M7在去年9月改款。問界M7改款雖然在外觀上也沒有大的改變,但其在配置升級的同時,將起售價從28.98萬大幅下調至24.98萬。
新勢力中異軍突起的理想也加入降價行列,去年9月起,理想在4個月內累計降價達4萬元以上。
如果說特斯拉此前的成功,是靠在新能源領域“拓荒”,拿到了電動汽車的“定義權”和“定價權”,那么如今國產新能源車就是在從特斯拉手中爭奪“定義權”、“定價權”。
有國外媒體認為,問界、理想等特斯拉競爭對手的優(yōu)勢在于配備了“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等主打舒適、娛樂的功能。這些功能的加入,配合上每年一改款、三年一換代的迭代節(jié)奏,國產新能源汽車已經(jīng)成為一種消費電子產品。
當然,僅僅靠把更多家電塞進車里,國產廠商還不足以把特斯拉拉下神壇,二者技術、體驗上的差距日趨縮小,是特斯拉逐步喪失定價權的重要因素。
剛入華的特斯拉,可以靠絕無僅有的輔助駕駛、高速快充以及優(yōu)異的零百加速成績,給自己打上科技標簽,但隨著友商的技術迭代,這種領先身位不斷縮小。
2020年開始,特斯拉首次在汽車生產中大比例使用一體壓鑄技術以提升生產效率,吉利、小鵬、蔚來、理想等國內廠商立刻跟進。日前小米汽車技術發(fā)布會上,一體壓鑄也被雷軍列為小米汽車技術亮點之一,他表示小米使用的壓鑄機壓力為9100噸,暫時領先特斯拉和問界。
而在自動駕駛領域,特斯拉本是行業(yè)“精神領袖”,但其備受期待的FSD功能(Full Self-Driving,全自動駕駛)發(fā)展不及預期,且一直沒能進入中國,而與此同時,問界、小鵬等品牌多款車型正逐步開啟城市道路智能駕駛應用。
因此,與其說是“冰箱彩電大沙發(fā)”這些看起來沒有技術含量的功能打敗了特斯拉,不如說國產廠商在核心技術領域與特斯拉之間差距不斷縮小,再配合降價,凸顯出了“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策略的比較優(yōu)勢。
當然,國產廠商與特斯拉差距的縮小,并不意味著后者處于劣勢。
特斯拉不再是電動汽車市場的絕對標桿,但從品牌形象、保有量、銷量等指標來看,特斯拉依舊處于第一梯隊。但這并不能掩蓋特斯拉在產品、技術上升級緩慢的問題。
在特斯拉的大本營美國,韓系廠商現(xiàn)代和起亞已成為特斯拉最強大的競爭對手。盡管特斯拉仍占據(jù)主導地位,但現(xiàn)代和起亞靠不斷推出新車型和大額購車補貼,讓特斯拉市場份額下滑了約10%。
而在中國,由于比亞迪銷量的突飛猛進,以及其他競爭對手的追趕,2023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僅7.8%。不論是中國市場還是美國市場,競爭對手都在用性價比和車海戰(zhàn)術“圍剿”特斯拉。
短短幾年時間,比亞迪從一家馬斯克看不上的車企,變成了特斯拉的勁敵。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稱贊中國汽車制造商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汽車公司,并表示在沒有設置貿易壁壘的情況下,中國車企將在全球范圍內“吃掉”(demolish)其他大多數(shù)競爭對手。
特斯拉管理層顯然已經(jīng)意識到了自身在迭代速度上的相對落后,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向外界透露新產品的諸多細節(jié)。
馬斯克和管理層表示,特斯拉的目標是在2025年末推出下一代電動汽車,其中包括一款更低價的車型,該車型將采用“開箱工藝”(Unboxed Assembly Process),據(jù)馬斯克的說法,這套裝配系統(tǒng)將更快、更高效、成本更低?!耙坏┩懂a,該車型將遙遙領先于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制造技術,它代表了更高一階的水平。”馬斯克表示。
當然,“遙遙領先”的新平臺代價也十分明顯,管理層警告稱,特斯拉2024年銷售增長將放緩。特斯拉在財報中坦言,公司目前正處于兩個主要增長浪潮之間:第一個增長浪潮始于Model 3/Y平臺的全球擴張,而下一個增長浪潮將由下一代汽車平臺的全球擴張引發(fā)。
然而,參考此前Cybertruck、FSD、墨西哥工廠等項目的多次跳票和延期,馬斯克口中遙遙領先的下一代汽車能否在2025年問世仍是未知數(shù),而目前特斯拉的降價策略正接近極限。是特斯拉引領下一波浪潮,還是國產“冰箱彩電大沙發(fā)”先將特斯拉淹沒,可能要看馬斯克此次是否能如期兌現(xiàn)平臺升級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