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俄新社、塔斯社12日援引法國媒體消息報道,作家米蘭·昆德拉去世,終年94歲。
米蘭·昆德拉是捷克裔法國籍作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1975年流亡法國,1981年歸化為法國公民。2019年重獲捷克公民身份。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玩笑》《生活在別處》《告別圓舞曲》《笑忘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說集《好笑的愛》,戲劇代表作《雅克和他的主人》。2020年9月20日,獲得卡夫卡文學獎。
今天,讓我們一起重溫米蘭·昆德拉的經(jīng)典語錄:
1.人有一種天生的、難以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評判。
--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
2.把自己交給他人的眼光去評判,正是產(chǎn)生不安和懷疑的根源。
--米蘭·昆德拉《生活在別處》
3.從現(xiàn)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里。我心中已經(jīng)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后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4.意識到自己的軟弱,卻不去抗爭,反而自暴自棄。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軟弱,便會一直軟弱下去,會在眾人的目光下倒在街頭,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5.生活就是一種永恒沉重的努力,努力使自己在自我之中,努力不至迷失方向,努力在原位中堅定存在。
--米蘭·昆德拉《被背叛的遺囑》
6.“那咱們往哪走???”“往前走?!薄澳氖乔鞍??”“我對您透露一個大秘密,這是人類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米蘭·昆德拉《雅克和他的主人》
7.永遠不要認為我們可以逃避,我們的每一步都決定著最后的結(jié)局,我們的腳步正在走向我們自己選定的終點。
--米蘭·昆德拉
8.人永遠都無法知道自己該要什么,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檢驗哪種抉擇是好的,因為不存在任何比較。一切都是馬上經(jīng)歷,僅此一次,不能準備。
--米蘭·昆德拉
9.兩個人彼此靠近總需要超越某種相異性,而擁抱的一瞬間之所以醉人就因為它只能是一瞬的時間。
--米蘭·昆德拉《生活在別處》
10.所謂美,就是星光一閃的瞬間,兩個不同的時代跨越歲月的距離突然相遇。美是編年的廢除,是對時間的對抗。
--米蘭·昆德拉《笑忘錄》
11.比喻是一種危險的東西。一個簡單的比喻,便可從中產(chǎn)生愛情。愛始于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開始詩化的那一刻。
--米蘭·昆德拉
12.我們常常痛感生活的艱辛與沉重,無數(shù)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種重壓下的扭曲與變形,“平凡”一時間成了人們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們卻在不經(jīng)意間遺漏了另外一種恐懼:沒有期待、無需付出的平靜,其實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與精神。
--米蘭·昆德拉
13.要逃避痛苦,最常見的就是躲進未來。
--米蘭·昆德拉
14.感情很顯然是在我們不知不覺之間,而且常常是在我們無可奈何的情況下突然出現(xiàn)的。當我們“希望”去感受它,感情就不再是感情,而是感情的模仿,感情的炫耀,是通常所謂的歇斯底里。
--米蘭·昆德拉
15.清靜就是不被人注視的那種溫馨感覺。人的眼光是沉重的負擔,是吸人膏血的吻。
--米蘭·昆德拉
16.人生不能承受的,不是存在,而是作為自我的存在。生活,生活并沒有任何幸??裳?。生活就是在這塵世中帶著痛苦的自我。然而存在,存在就是幸福。
--米蘭·昆德拉《不朽》
17.我一直認為,文字是慢的歷史,真正的文學不是為了使我們生活的更快,而是為了使生活中的慢不致失傳。
--米蘭·昆德拉
18.迷途漫漫,終有一歸。
--米蘭·昆德拉
19.背叛,就是脫離自己的位置,背叛就是擺脫原味,投向未知。
--米蘭·昆德拉
20.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米蘭·昆德拉
21.生活從來就是此一時。彼一時,不可一概而論。在那個特定的時刻來到之前,死亡于我們是那樣遙遠,乃至我們不以為然。它無影無蹤,無處可尋。這是生命中最初的、最幸福的一段。
--米蘭?昆德拉 《不朽(米蘭昆德拉小說)》
22.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shù)次的重復,我們就會象耶穌釘于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恒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里,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永劫回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
--米蘭昆德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