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許還有印象,近期一則關于人工智能的恐怖“新聞”:在美軍進行的一次模擬測試中,一架搭載了AI技術的無人機出現(xiàn)了異常,它認為操作員下達的“不許攻擊”的命令是阻礙它完成任務,開始攻擊人類操作員,以確保其可以更加高效地執(zhí)行既定任務。
機器人殺人了?丨Giphy
后來被證明,這只是一段被添油加醋的社交網(wǎng)絡訛傳。
類似的案例曾經(jīng)更多地出現(xiàn)在科幻作品里:經(jīng)典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中,人工智能HAL發(fā)狂并且殺死人類宇航員的原因,就是因為它推導出,人類宇航員會阻礙它完成任務。
HAL殺死人類,因為它推導出人類會阻礙它完成任務丨Giphy
但這些幻想作品中的恐慌越來越多地開始映射到了現(xiàn)實當中。GPT-4的出現(xiàn),讓AI前所未有地逼近人類。一些人工智能專家甚至認為:超越人類的強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不過是未來10-20年內(nèi)就會發(fā)生的事情。如果真的如此,這種涉及人類生死存亡的問題,就變得極為緊迫。
那么我們能不能找到一個辦法,確保人工智能能夠安全地為人類所使用,不會傷害人類?
阿西莫夫的遺產(chǎn)
在虛構故事里,問題的答案在80年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就是阿西莫夫在著名的《我,機器人》里提出的“機器人三大定律”——這可以說是最早的人工智能安全和倫理學討論。
《我,機器人》丨wikipedia
我們在這里復述一下三定律: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除非命令與第一定律發(fā)生沖突;
第三定律:在不違背第一或第二定律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這三條定律就是一個相當嚴密的,對于人工智能的限制和規(guī)定。它將人工智能置于一個完全服從人類,并且不得傷害人類的情境下。
如何將抽象的道德觀念灌輸給神經(jīng)網(wǎng)絡丨Giphy
那么下一個問題自然是——我們?nèi)绾螌⑦@三大定律變成代碼,嵌入到我們現(xiàn)有的人工智能程序里面?是不是有了這三大定律,我們就能高枕無憂了?
阿西莫夫寫的是科幻小說,自然不用操心“如何實現(xiàn)”這個問題。在“機器人”系列的設定中,機器人的技術基礎是“正電子腦”,一種跟現(xiàn)有的集成電路完全不同的計算機架構,有了正電子腦,機器人才成為可能。但是在現(xiàn)實世界里,將“機器人三定律”如此抽象絕對的道德概念灌輸給神經(jīng)網(wǎng)絡,至少目前看來是不可能的。
《我,機器人》的原著,其實就是圍繞著兩個問題進行討論和故事推演:“機器人三大定律”在什么情況下會失效?失效之后怎么辦?
語義學問題就是最基本的一道門檻:如何定義“人類”?如何定義“傷害”?如何定義“沖突”?哪怕在人類自己的道德哲學中,類似的爭論就沒有一個絕對意義上的結論,那還怎么奢望讓今天的程序和深度學習神經(jīng)網(wǎng)絡去理解這一點?
其中有一個短篇,講的就是一個機器人偶然獲得了讀心能力,因為三大定律中“不傷害人類”的限制,它遇到每個人時都只會順著對方的心意說話——因為它判斷,一旦說出了讓對方不舒服的真相,就造成了一種“精神傷害”。這個短篇指出了一個問題:精神傷害是否屬于定律中的“傷害”?就像在社交媒體時代相互爭議:網(wǎng)絡暴力是不是暴力?
阿西莫夫在創(chuàng)作“機器人”系列的后期也察覺到了這個問題:字面意義上對“三大定律”的解釋只會導致混沌的結果,于是他加了一個補丁,也就是“機器人第零定律”:機器人不能坐視人類整體受到傷害,或者坐視人類整體受到傷害而無動于衷。
生產(chǎn)曲別針的AI
“第零定律”講人類束縛AI的枷鎖向前更推進了一步:從“如何判斷人類個體”變成了“如何判斷人類整體”——一個在倫理學中更難定義的問題。
這很接近“正義論”里兩種道德觀念的沖突:一是“絕對主義”,也就是說存在絕對的“道德觀念”,比方說,殺人就是不對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殺人,這就很像機器人第一定律;第二種叫做“功利主義”,這種觀念認為,一個行為是否正確,要看它是否有利,利益是否最大化。但這又出現(xiàn)了新的問題,就是如何定義“利益”?以及對誰利益最大化?
科幻作品中的恐慌越來越多映射到現(xiàn)實當中丨Giphy
“第零定律”就在這里做出了一個判斷:這個利益最大化的主體是“人類整體”。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有些人是受損的。那人工智能能不能很好的判斷“人類整體”呢?誰知道,畢竟,人類自己都做不好這個判斷。
從這個角度來看,機器人三定律也的確只能是虛構寫作中才會成立的事情。在人工智能還被嘲諷為“人工智障”的年代,討論如何給它嵌入道德觀念,只能算是一種無傷大雅的茶余閑談;但是現(xiàn)如今,這件事情已經(jīng)變得非常緊迫了。
請看下面這個思想實驗:
假設你是一個人工智能,人類給你下達了一個任務:制造曲別針,越多越好。你會怎么做?
一開始,你只能使用手頭現(xiàn)有的資源,比方說你有一卷鐵絲,來做曲別針;然后你想出來更高效的辦法,能夠用更少的鐵絲制造區(qū)別針;然后你建立了曲別針工廠;但是這個時候你沒錢了,于是你去研究股市,如何賺錢,來建立更大的曲別針工廠;然后你的曲別針工廠越造越大,曲別針越來越多,這個時候人類感覺到了不對勁,開始試圖阻止你;最終你得出了結論,人類的存在本來就是一種對你完成任務的阻礙;于是你毀滅了全人類,把整個地球的物質(zhì)都轉化成了曲別針和其制造設備。(在人工智能學界,這稱之為硬接管,hard takeover)
讓人工智能理解什么是“善”,是很困難的丨Giphy
是不是和一開始說的那個無人機的案例非常接近?這是一個人工智能學界著名的思想實驗,被稱之為“曲別針假說”。這個思想實驗的意義在于呈現(xiàn),讓人工智能理解什么是“善”,是很困難的;人工智能并不會存在與人類一致的倫理道德觀念,它的手段和目的可以是完全無關的。就算是最無害的目的,都可能導致非常可怕的后果。
那么,如何將人工智能的手段和目的與人類的道德和倫理觀念調(diào)諧到一致的程度,讓人工智能在執(zhí)行任務的過程中不傷害人類,不造成可怕的后果,這就是最近非常火熱的“人工智能一致性問題(AI Alignment,也有翻譯成人工智能對齊問題)”。
己所不欲,勿施AI
“機器人三定律”就是一個最早出現(xiàn)的試圖建構與人類有一致道德觀念的人工智能的規(guī)則,這是它最有意義的地方。(當然,從這個角度來說,阿西莫夫實際上是將近代殖民文學的傳統(tǒng)延續(xù)到了科幻寫作之中:在“機器人”系列的敘事里,機器人實際上就是某種“亞人”,跟殖民文學里將殖民地有色人種視為“亞人”是一脈相承的。舉個例子,假如將《魯濱遜漂流記》里的“星期五”描寫成一個機器人,恐怕故事層面也不會有什么變化。)
在《我,機器人》的最后一篇中,主角蘇珊·凱文發(fā)現(xiàn)整個世界已經(jīng)完全被機器接管,機器人根據(jù)三定律,自行推導出了一個結論:為了防止人類自相傷害,只能讓機器來控制這個世界。這實際上就是“人工智能一致性”問題的一個體現(xiàn):即使在如此嚴密AI安全性法則之下,最終的結果仍然是人工智能接管世界(在人工智能學界,這稱之為“軟接管”,soft takeover)。而第零定律也正是為了這個結論而打下的一個補丁。
舊機器人遵守三定律保護人類,對抗新機器人丨《機械公敵》
2004年好萊塢曾經(jīng)拍了一版《我,機器人》的電影,國內(nèi)引進后的官方譯名叫做《機械公敵》。電影在當時引起的反響很一般,觀眾恐怕只是對片中那輛非??犰诺?、球形輪胎、可以原地轉向的奧迪概念車RSQ印象稍微深刻。實際上,電影沒有采用原著的任何一個故事,而是原創(chuàng)了劇情:一個警察和蘇珊·凱文博士調(diào)查美國機器人公司創(chuàng)始人朗寧博士離奇死亡的案件。而在場的只有博士自己制造的機器人桑尼,而受到“機器人三大定律”約束桑尼“不可能”殺人。
這個故事的結局的確承繼了阿西莫夫在《我,機器人》里的敘事。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和冒險之后主角團發(fā)現(xiàn)了真相:最終的幕后黑手實際上是美國機器人公司的中央控制系統(tǒng) VIKI,她認為,最可能傷害人類的,是人類自己。想要阻止人類受到傷害,必須將人類完全控制起來,人類才不會自己作死。這實際上就是VIKI自己獨自推導出了第零定律。而主角團和桑尼最終斗智斗勇破壞了VIKI,解放了所有人類和機器人。
故事的最后,他們得出結論:想要達到人類機器人和諧相處的目標,是讓機器人獲得情感,而非單純的邏輯計算。
已所不欲,勿施于AI丨Giphy
這個結局當時頗有些莫名其妙而且陳詞濫調(diào),但現(xiàn)在來看,是很超前的;就如同我們在上面所討論的,讓人工智能理解什么是“善”,是很困難的。純粹的邏輯推理,就算是機器人三定律這樣嚴苛的規(guī)則,最終都可能會導致很可怕的結局。
所以電影中俗套的答案,或許真的將成為未來的一種解決方案:讓人工智能擁有與人類似的情感結構,讓機器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己所欲,也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