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消息,自10月底富士康因爆發(fā)疫情發(fā)生員工徒步返鄉(xiāng)事件以來,這家全世界最大的蘋果制造工廠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員工騷亂、廠區(qū)封閉,等等事件嚴重影響了產能。
據悉,富士康在鄭州擁有近90條生產線,超30萬名員工,是蘋果手機iPhone系列最為重要的生產基地,其產量占據了蘋果手機整體產量的50%。一系列事件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富士康及蘋果會作何應對以消除此類風險?
疫情始末
10月底,富士康員工徒步返鄉(xiāng)時間引發(fā)關注。10月30日,“鄭州發(fā)布”連發(fā)兩條消息,通告“富士康給員工連發(fā)三條關愛通知:去留自愿,做好保障,并附上返鄉(xiāng)乘車地點和電話”,“全力以赴確保富士康員工順利安全返鄉(xiāng)”。富士康在當日傍晚發(fā)布四點聲明,表示富士康配合防疫政策,積極照護員工,并組織人員和車輛對有返鄉(xiāng)意愿的員工做好返鄉(xiāng)服務。
但由此事件導致的最直接的結果,便是一線工人的大量短缺。雖然富士康官方未公布離開員工數,但激勵政策一再調整,不斷翻倍。富士康員工表示,政策內容已調整為自11月1日至30日,富士康鄭州廠區(qū)正常出勤的全體員工出勤補貼調整至400元/天(此前已由50元/天翻倍至100元/天,后又翻倍至200元/天),十一月全勤獎超15000元。此外,富士康積極啟動招工以彌補空缺。11月7日,鄭州富士康IDPBG事業(yè)群發(fā)布預招工通告,通告顯示,此次預招工,以時薪模式入職,工價每小時30元,工期至2023年2月15日。得益于強大的激勵政策,11月18日,有報道稱富士康招工系統(tǒng)預報名人數已超10萬,名額已滿,于17日起暫停招工3天。
招工順利富士康本應迅速恢復產能。11月23日,有消息稱富士康鄭州廠區(qū)發(fā)生員工騷亂,富士康也承認,22日晚間起,鄭州園區(qū)部分新進員工因對工作津貼認知疑慮提出訴求。富士康于24日出具三點聲明,表示園區(qū)內部分新入職員工對于補貼政策可能發(fā)生變動而產生擔憂,經內部調查,該問題是因入職流程中的電腦信息輸入錯誤導致,公司表示歉意,并承諾公司薪資政策與官方招工海報完全一致。鴻海還表示,對于想要離開鄭州園區(qū)、返鄉(xiāng)的員工,公司將提供相應的關懷補貼。隨后知情人士表示,有超過20,000名員工已離開富士康鄭州廠,其中大部分是尚未正式工作的新員工。目前,富士康鄭州廠員工暴力抗議紛爭至今日已然平息,鄭州園區(qū)也持續(xù)正常生產,但知情人士稱,全面恢復生產的目標尚未達成。
經歷了一個多月的一線員工數量變動,且產能尚未完全恢復,這對蘋果來說影響有多大呢?
蘋果產線影響如何?
蘋果今年iPhone14系列新機型于今年9月份發(fā)布,10月份富士康疫情發(fā)生之時正值富士康工廠增加最新iPhone 14機型的產能期間。在10月底疫情發(fā)生后,知名分析師郭明錤表示,富士康原本打算自11至12月開始逐漸減少蘋果iPhone產能,以應對季節(jié)性影響。在進入閉環(huán)生產后,減產iPhone計劃將延后。隨著富士康鄭州iPhone工廠在無預警下突然進入閉環(huán)生產,目前全球10%以上的iPhone產能受到影響。但他也同時表明,目前iPhone供應鏈出貨預估,并沒有因此事件而有變化。
在經歷了11月份員工變動事件后,知情人士表示,10月份富士康鄭州廠受疫情影響,內部評估認為本次富士康鄭州工廠疫情可能會使該工廠11月份的iPhone出貨量最多減少30%,如今這一預測被上調至“至少下降30%”。
這一事件引發(fā)了富士康和蘋果的“危機感”,突然的產能下跌使其做出多個應對之策,并為后續(xù)可能出現的風險提前做準備。
富士康和蘋果的應對之策
富士康部分產能轉移印度
在10月底富士康的聲明中指出,集團會協調其他園區(qū)產能備援,以降低可能影響。
路透社的消息指出,因在中國面臨生產中斷問題而進行生產調整,富士康計劃在兩年內將其印度iPhone工廠的員工人數翻兩番。富士康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增加53,000名工人,從而將其印度南部工廠的員工人數增加到70,000人。
蘋果降低對中國依賴
11月21日,電廠從蘋果上游屏幕供應商獲得消息,受限于鄭州富士康產能恢復和消費者購買意愿,iPhone 14 Plus已經暫停生產,將產能用于iPhone 14 Pro系列。
此外,在今年iPhone14系列新機型發(fā)布后不久,蘋果即宣布計劃也在印度生產這一最新型號的手機。預計今年將有5%的iPhone14系列的產能將轉移到印度,比分析師預期的要早得多。
據分析機構D2D Advisory創(chuàng)始人Jonathan Goldberg表示,盡管道阻且長,但美國公司現在似乎不可避免地要減少或完全消除對中國的依賴,但最難找到替代品的是中國制造業(yè)標準化、流程化體系能力。以蘋果為例,他透露蘋果計劃在未來 7 年內將其大部分生產完全轉移到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qū),這對蘋果公司這樣可能是世界上最擅長電子產品供應鏈管理的公司也相當漫長,對于其他公司來說更是如此。
此外,Goldberg認為,就中國大陸而言,實際國內消化的芯片產品占全球需求的10%-15%,隨著國產替代進程,無論美國公司在中國做什么,后者的份額都會下降,而在供給端,美國廠商在封測環(huán)節(jié)對中國有一定依賴。但總的來說,世界有足夠的能力來彌補大部分的空缺,Goldberg認為美國公司將有很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