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多做做運動,無病又無痛。有研究發(fā)現,長期運動不僅有益于健康,還可以給身體創(chuàng)造“抑癌”環(huán)境。
講到運動,運動的種類繁多,跑步、游泳、羽毛球、騎行……那么哪一種的性價比最高呢?
JAMA研究:這一運動降低16%全因死亡風險
JAMA Network Open上的一項涉及27萬多人的新研究可能給出了問題的答案,研究分析了慢跑或跑步、騎行、游泳、其他有氧運動、球拍運動、高爾夫球、步行7種不同的運動類型之后發(fā)現:
每周進行7.5-15MET小時的網球、壁球等球拍運動的人與不運動的人相比,全因死亡風險可以降低16%,對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有顯著的效果。
跑步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5%,走路鍛煉降低9%,其他有氧運動、高爾夫、游泳和騎行分別降低7%、7%、5%和3%。
MET值是代謝當量,值越大代表運動強度越大。每周進行7.5-15MET小時的運動時長是《美國體育活動指南》推薦的最佳時長。
各種運動的MET值
另外,對于不同性別來說,不同類型的活動對全因死亡率的影響存在一定差別。
對于男性來說,每周進行7.5-15MET小時跑步全因死亡率降低20%,球拍運動降低15%;
對于女性來說,每周進行7.5-15MET小時球拍運動全因死亡率降低21%,是個很好的“續(xù)命運動”。
綜上,不管是哪種運動,只要動起來了,都會帶來健康好處。但是球拍運動或是最為黃金的運動,特別是對女性來說。
此前《柳葉刀》也曾通過8萬人、10年的追蹤,發(fā)現了性價比最高的三種運動:揮拍運動、游泳、有氧運動。
每揮拍一次,身體會怎么樣?
那么,具體來說,揮拍運動對于身體有什么好處呢?可能收獲以下4個好處。
1、 調節(jié)視覺疲勞
乒乓球、羽毛球等揮拍運動,球的來往速度很快,眼睛需要緊盯著球才能準確判斷落點,對于改善睫狀肌功能,調節(jié)視覺疲勞很有意義。
2、 讓大腦更靈活
日本一個研究團隊發(fā)現,帕金森病人進行乒乓球訓練,可以明顯改善癥狀,提高記憶力,讓大腦更靈活。
3、 減脂
揮拍運動還可以燃燒脂肪,以羽毛球為例,打羽毛球屬于中等強度運動和耐力運動,既需要體能,又需要技能,綜合健康收益比較大。
4、 緩解頸椎病
現代人經常伏案工作,坐姿不當的話容易引起頸椎病,而打羽毛球的時候,脖頸需要不斷后仰,可以減輕僵硬、酸痛的癥狀。
這4種運動方式勸你放棄,以免加速衰老
不過,要想從運動中獲益,學會正確的運動方式必不可少。下面4種運動方式勸你放棄,以免加速衰老。
忽視高強度運動
高強度的運動不能忽視,可以有效延緩衰老。
發(fā)表在《細胞代謝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進行高強度間歇性鍛煉的老年人,可以將線粒體性能提高69%,從而達到降低糖尿病發(fā)生風險的效果。
身體姿態(tài)不對
運動的姿勢不對等于無效運動,運動的時候,不良的姿勢會破壞脊柱,導致體態(tài)較差。
因此,運動的時候,可以在專業(yè)健身教練的指導下進行,或者通過瑜伽、普拉提等運動,矯正體態(tài),避免不良姿勢。
不熱身不拉伸
不熱身不拉伸就開始運動?千萬不要!運動前花5分鐘時間熱身,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提高肌肉的柔韌性,降低韌帶和肌肉損傷的風險。
運動之后不要馬上坐下休息,應該做拉伸運動,以免導致血壓突然下降,引起頭暈眼花、心慌氣短等癥狀。
過度運動
運動量不是越多越好,適合自己才是最好。運動過量會對人體造成全方位的損傷,比如肌肉拉傷、肌肉勞損、關節(jié)紅腫、關節(jié)損傷,甚至急性腎衰、猝死等。
老年人,還要運動嗎?
有人說,長壽在于靜養(yǎng);也有人說,長壽在于運動。那么對于老年人來說,延長壽命應該靜養(yǎng)還是運動呢?
《2019年哥本哈根共識:身體活動與衰老》基于觀察和隨機對照干預研究的縱向關聯性研究,以及社區(qū)居住老年人的社會性研究,圍繞身體功能和健康;大腦健康和認知功能;行為改變、意愿和習慣;社會學觀點4個主題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
1、 經常活動的老年人認知功能、運動能力、跌倒和骨折風險、生活質量等都優(yōu)于不活動的老年人。
2、 經常進行體力活動可以延緩認知衰退,預防老年癡呆。
3、 老年人的體力活動與自信心、消極情緒、個人整體健康狀況等有關。
因此,老年人也要試著動起來,提醒一下老年人運動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可以根據體檢結果、身體狀況選擇運動方式;然后,運動強度不能過量,可通過合適的運動心率= 170-年齡這一公式進行計算,運動時不要超過這個數值。
運動最佳運動時間為上午9~10點和下午4點,飯前飯后1小時內不適宜運動。穿的衣服要寬松透氣,鞋子最好是防滑的。記得運動前熱身,運動后拉伸。
總之一句話,運動有益健康,前提是科學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