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開復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很多青年朋友向我提過一個問題,他們雖然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是就是讀不進去書,覺得讀書很枯燥,沒有辦法喜歡上讀書。我覺得這可能是因為你們還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書。
讀喜歡的書,能使你或是在知識上得到開發(fā)、增進,或在視野、人生經(jīng)驗上有所開闊、拓展,或在心理、心靈上得到共鳴、提升。
看書看不進去,如果是針對你的專業(yè)書或者教材而言,也許是你缺乏對該專業(yè)的興趣,因此你要考慮的是如何處理專業(yè)與興趣的問題。如果是你有興趣但仍然看不進去,那么,問題就是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
有些人花了很多時間去跟一本不合適的讀物“搏斗”,卻不知把時間花在選擇讀物上可以事半功倍,而且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有的書只需要瞟一眼目錄就夠了,有的則需要細讀深思甚至做筆記進行摘錄。為自己找到質(zhì)量夠高、語言表述足夠吸引你的讀物,本身就需要花不少時間。
在選擇讀物上,也要多接觸信息,才能有更多機會去選擇。接觸信息的途徑有很多,如聽聽朋友和老師的推薦、逛書店和圖書館以及上網(wǎng)等。這些途徑可以帶給你各種出版物的信息以及課題的研究動態(tài)和現(xiàn)狀。你需要耐心地從各種無用的、質(zhì)量不高的、太難或太淺顯的讀物中找到你需要的那部分。找到令你受益的書籍后,你自然就會享受到專心閱讀的樂趣。
有些同學覺得自己讀書時專注力不強,讀一會兒書就分神。研究表明最有效的讀書方式是專心看 30~50 分鐘,然后休息 5~10 分鐘。你不妨自己稍作記錄,看看自己的最佳專注力能持續(xù)多久。如果你根據(jù)自己的記錄發(fā)現(xiàn)專心讀書的時間達不到 30 分鐘,那你不妨給自己一點壓力,建立逐步增加專注時間的訓練,找到自己專注的幅度,先從 20 分鐘開始 , 然后再慢慢拉長時間。你還需要找到專注后有效放松的方式,比如做深呼吸,做幾個俯臥撐,喝些水。
每個人一天 24 小時讀書的效率是不一樣的。對大部分人來說,白天讀書會更專心,但是有些“夜貓子”是夜里更有效率。還有你一天的精力也會改變,可能睡足午覺或運動完后精神更好,而剛吃完飯時精神較差。所以建議你用精力最集中的一小時讀那些最需要專注的書,這樣往往可以完成四五個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讀書時可以交替讀不同種類的書,這樣不容易枯燥。
讀書是一件需要堅持的事。如果要長期堅持做一件事情,必須先說服自己,認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還要配合相當?shù)囊庵玖?。在看書感到枯燥時,花一點點時間,每天 20 分鐘或 30 分鐘,讓自己稍作休息。運動是提高學習效果的一個有效方式,德國哲學家康德一旦開始思索問題就一定要外出散步,不論晴天或雨天,按時出去散步成為他每天的例行工作。當你堅持讀書,發(fā)現(xiàn)讀書漸漸成為一個習慣,每天不由自主地想去做時,這就達到了一種很好的狀態(tài)。
如果你覺得自己讀書興趣不濃,找不到自己感興趣的書,或者雖然讀了很多書,但是并沒有覺得有收獲,我想這應該在選書讀和讀書方法上沒有找到合適的路徑,在這里我也給大家六個建議,三做三不做,非常簡單的建議,應該適合每個人。
多讀不同意見的書
我覺得在東方長大的小朋友們常常被灌輸一種思想,認為書上寫的就是對的,讀了書要把它背下來。我覺得這樣并不好,其實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面,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意見。我建議大家不要把書當圣經(jīng),多去讀一些不同觀點的書,而不是只讀那些你認為是你同意的,符合你觀點的書,嘗試讀一些跟你的觀點有沖突的書。如果你能多方面來看待同一件事情,也可以培養(yǎng)批判式思維。另一方面,就算你堅持你原來的想法,你也可以了解別人是怎么想的,當你和對方辯論或者持有不同意見的時候也許可以用到。
多讀歷史
走了這么長的路,看了這么多的事情,讀了這么多的書,我發(fā)現(xiàn)歷史總是在重復,人類還是不斷在犯過去犯過的錯誤。我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多讀歷史的話,也許我們可以多了解人性、可以少走一些彎路。
中西融會貫通
雖然中國古老的思想、文學都非常精湛,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我在哥倫比亞大學讀的那幾百本書,我覺得對我還是有非常深刻的啟發(fā)。所以有時間的話,我覺得還是平衡一下,讀一些東方的書,也讀一些你想讀的西方的書,比如英美哲學家的書、莎士比亞的書等等,東西方的思想能夠平衡吸取。
不要讀翻譯劣質(zhì)的書
當你讀西方的書時盡量讀原文書,因為翻譯的過程會流失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所以英文好的同學,可以讀原文書;英文不錯的同學,可以先把英文學好,然后讀原文書;實在不想學英文的同學們,那讀中文書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找好的翻譯來源。我發(fā)現(xiàn)比如《喬布斯傳》,我看了兩個中文版,翻譯水平差異是巨大的。
少讀純理論的書
有些純理論的書,不是在過去實例的驗證之下寫成的,所以我會更建議大家去讀那些有真實的事例穿插的書,而不是純理論化的一本書。
少讀成功學的書
每次走到書店看到我的書被放到成功學,我就想低著頭走過去,因為,我覺得大部分成功學的書,其實都是一些沒有實干過的人,把一些理論攢起來,讓你認為自己看完也可以成功的書,而且它教導的可能是“你只要模仿誰誰誰就可以成功”。但是實際上每一個人是不同的,每一個人成功的模式也是不同的。而且那些寫成功學的書的人,他們自己成功了嗎?他們自己有經(jīng)驗嗎?他們分享的是攢來的經(jīng)驗還是自己的經(jīng)歷總結(jié)呢?所以我建議少讀成功學的書。但是如果你很想學習一些成功的典范,那么我會推薦多看自傳??醋詡鞯臅r候,也要看作者本人自己寫的自傳,而不是授權別人寫的,因為別人寫的也是攢出來的。最后,即使看作者本人的自傳,也不要盲目地去學習對方的一切,因為每個人是不一樣的,學習那些適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