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lián)社(深圳,記者 沈述紅)訊,近來港股的魔幻程度,遠超所有人的預期。3月14日,恒生指數跌破2萬點創(chuàng)近6年來新低,恒生科技指數跌破4000點創(chuàng)指數發(fā)布以來新低。
今日一個說法引起了行業(yè)的大討論,這則觀點稱,“港股大跌可能是近期國際局勢緊張導致,跟蹤新興市場指數的國際資金出現(xiàn)了較大的流動性缺口有關,而新興市場指數里流動性最好的就是港股與A股。所以,外資近期砸了800億的港股與400億的A股”。
這則消息的真實性確實有待考證,多位基金經理也對港股大跌給出了歸因分析。如此從未有過的變故背后,是疫情沖擊、經濟承壓,外有戰(zhàn)爭風波、外資賣出、中概股問責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
于港股而言,此時是否適合入場?有基金經理直言目前港股市場這種狀態(tài),或許是一種機會,因為它估值足夠便宜,隱含收益率可觀。也有公募提醒投資者,在流動性趨緊、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預計仍將維持震蕩行情,板塊間的輪動行情亦將持續(xù)。
現(xiàn)象級風險背后
受到國內疫情形勢驟然緊張以及海外環(huán)境不確定因素持續(xù)涌現(xiàn)影響,港股下挫則嚴重。截至3月14日收盤,恒生指數收跌4.97%,全天下挫逾千點,恒生科技指數跌逾10%,科技網絡、地產、醫(yī)藥、汽車股跌幅居前。
從目前的情況看,目前港股市場出現(xiàn)明顯回調,已跌穿2020年初疫情剛爆發(fā)時的低點,逼近2016年初的低點。這也是港股30年來首次觸及250月均線長期支撐位。
2021年港股市場格局以震蕩調整為主,不少機構在年底對于2022年的港股行情充滿期待。然而年初至今,港股市場尤其是科技股仍在回調中。港股到底怎么了?
“我對港股下跌并不意外,意外的是下跌的幅度。”華南一位大型公募機構基金經理坦言。
在戰(zhàn)爭的不可預測性、可能的對中國的制裁、離岸市場的脆弱性、全球滯漲等給港股帶來的影響外,他更驚訝于包括外資機構在內的投資者的脆弱。
“這一次港股所經歷的風險是現(xiàn)象級的,內有行業(yè)嚴監(jiān)管、疫情沖擊、經濟承壓,外有戰(zhàn)爭風波、外資賣出、中概股問責?!遍L城基金國際業(yè)務部總經理助理曲少杰直言。
在曲少杰看來,近期港股持續(xù)調整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地緣沖突持續(xù)演變。截至今日,俄烏矛盾爆發(fā)已超兩周,引發(fā)了一系列危機和風險,包括港股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巨幅波動,反映出全球對能源危機、債務危機、地緣政治危機和經濟回落的擔憂,各類大宗商品暴漲,而各國股市大跌。
其次,中概股擔憂傳導。2021年12月,SEC 宣布已通過修正案并出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細則。美國時間 3 月 11 日,SEC將五家中概股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暫定清單,連續(xù)三年登上該清單的公司將被禁止上市交易,中概股大跌,港股緊隨其后,出現(xiàn)了明顯的由于資金出逃導致的踩踏行情。
第三,部分外資降低配置。回顧一年以來的行情,自 2021 年 3 月以來,港股未平倉沽空值呈上升趨勢,2022年以來已經升至歷史高點附近,市場看空情緒濃厚,情緒極度悲觀。同時,歐美資金出于全面降低權益?zhèn)}位的考慮,相應降低港股市場配置。
“西方國家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手段,也引發(fā)了跨國投資的恐慌,投資信心降至冰點,從而導致外資緊急、加速出售海外資產,對于含‘外’量較多的香港市場而言,他們受到的負面沖擊最為直接?!焙闵昂;疬M一步解釋,這反映到港股市場就是當前的持續(xù)下跌。
“整體來看,當下港股及中概股的股價下跌更多受消息面和情緒交易面的影響更多,但優(yōu)質公司仍有堅實的基本面基礎,與估值本身關系不大。”華北一家基金公司研究人士表示。
防御or反攻
于港股而言,如若此時入場,是將難逃后市江河日下,還是把握了絕妙的反攻時點?
“無論從技術指標或回撤幅度來看,港股未來下行空間較為有限,長期配置價值已經凸顯?!鼻俳芊Q。
他判斷,港股的估值已經位于歷史底部,資金擁擠度也大大降低。但市場在經歷了1年有余的下行周期后還繼續(xù)殺跌,已經一定程度上背離了基本面,而是相對更受到情緒因素影響,存在一定的過度反應。持續(xù)殺跌的情況也忽視了兩會期間制定的各項積極政策和5.5%的GDP增長目標。
曲少杰認為,月虧則圓,否極泰來,目前的港股不論是從估值還是籌碼角度都已經具備相當的性價比,或為穩(wěn)健的長期投資者提供了上佳的入場機遇,可以從長期角度關注港股資產的戰(zhàn)略配置價值。
“目前港股市場這種狀態(tài),或許是一種機會?!鄙鲜龌鸾浝硖龟?,自己對未來的市場,尤其是港股表示樂觀。原因就是“它估值已經足夠便宜,隱含收益率可觀”。
諾德基金經理羅世鋒從估值角度分析,全球資金配置港股的性價比已經開始逐步凸顯。從中長期維度,他仍然保持相對樂觀的態(tài)度,并堅持以相對偏長期的維度進行行業(yè)配置,投資組合以大消費、醫(yī)藥行業(yè)為主導,并配置具有全球競爭優(yōu)勢的科技、制造等細分行業(yè)作為輔助。
港股雖然已經經歷了大幅調整,估值亦處于歷史低位,但恒生前海基金指出,在流動性趨緊、國外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下,預計仍將維持震蕩行情,板塊間的輪動行情亦將持續(xù)。
板塊上,該公司建議短期內聚焦在與“穩(wěn)增長”政策相關的部分低估值行業(yè),以及在香港市場有大概率被重新估值的行業(yè)如綠色電力、儲能等板塊,同時關注受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后可能會被給予政策支持的行業(yè),如消費、金融行業(yè)等,但避開受行業(yè)政策及政治因素影響極高的行業(yè)與公司。
不過,博時基金指出,目前港股基本面仍受宏觀需求和監(jiān)管的雙重壓制,權重股Q4財報承壓,交易情緒上還遭受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沖擊,短期港股整體延續(xù)底部震蕩格局,核心資產修復依賴于穩(wěn)增長見效后的需求回暖及政策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