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時差少女S 心理0時差 之前的文章里,大叔跟大家科普了 “為什么想起前任會心痛” 這個問題。少女在置頂留言里問了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和前任最理想的關系是什么?
結果發(fā)現(xiàn),大家的感受不盡相同:
有人和平分手,覺得前任對自己就像是素未謀面的朋友;
有人覺得和前任最好的關系是 “最熟悉的陌生人”,分手后一定會斷絕聯(lián)系,不留任何機會。
之所以問大家這個問題,是因為少女朋友的一個故事:
她和前男友青梅竹馬,分手后依然保持著 “發(fā)小” 間的友誼,一起打游戲,偶爾還會一起吃飯看電影。
直到女孩談了新男友,他非常不理解這份友誼,強迫他們斷聯(lián)。朋友很苦惱,既舍不得男友,也不忍心和多年的好友斷絕聯(lián)系,于是來向少女求助。
因此,今天的文章,少女想和大家討論一下 “和前任之間存在真正的友誼嗎?”01
分手后,和前任有這三種相處方式
根據(jù)搜集到的資料,結合一些生活中的觀察,少女發(fā)現(xiàn),分手后的狀態(tài)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 分后陌路黨:刪除一切聯(lián)系方式,彼此江湖不再見,老死不相往來
秉持這種信念的人,在一段關系的結束時,總伴隨著拉黑、刪好友。在他們看來,分手就應該刪光彼此的聯(lián)系方式,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選擇這種方式的人,可能是由于前任是渣男/女,或是在感情中受到太多傷害,想通過斷交和這段痛苦的感情劃清界限。
這其實是有作用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和前任在社交媒體上徹底 “斷聯(lián)” 對情緒緩解有很大的幫助。這有助于恢復正常生活,讓我們 move on。[1]
解除好友聽起來雖然有些“殘酷”,但是確實能夠緩解分手帶來的傷痛。
與此同時,必須承認的是,除了這類比較極端的情況外,分手后能和前任保持友好關系的情況是存在的。
那么,為什么有些人可以和前任保持友誼呢?
研究發(fā)現(xiàn),能夠在分手后成為朋友的人,大多存在資源的交換,換言之,還對彼此“有需求”。[2]這種需求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前任是個值得交的朋友。比如,對方是個好的傾聽者;對方能夠支持自己的目標,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有相似的性格,或覺得對方很有趣。
前任具有性吸引力,或是希望將來可以復合。
從后面這個角度出發(fā),不排除一部分人會打著分手后友誼的旗號搞曖昧,與前任仍保持互惠關系,也就是第二類人:分后曖昧黨。
2. 分后曖昧黨:保持曖昧關系期待復合,或只曖昧不復合
持有這種信念的人,也可以分為兩類。
a. 趨避型:
大部分人的曖昧是落在這個類別?;蛟S是一個人愛另一個人多一些,所以其中一個人抱著復合的信念,另一個人或許只是把對方當作“備胎”,陷入“打太極”的惡性循環(huán)。但有時候,難免還會按照對伴侶的期待去要求對方,最終可能會受到更深的傷害。
b. 雙趨型:
兩個人還彼此相愛,想要復合,但因為客觀條件無法在一起,那么需要兩個人一起規(guī)劃未來。如果能在未來幾年內(nèi)克服客觀條件限制,有望復合,可以考慮先暫時自我發(fā)展,充實自己,同時關心和愛著對方。3. 分后朋友黨:分手后,依然能和前任做好朋友
最后一類,回答開頭的問題,分手后,和前任之間是可以存在友誼的。
這一類人和 “分后曖昧黨” 的區(qū)別就在于:他們對彼此的需求更接近之前提到的前一種:
前任是個值得交的朋友。比如,對方是個好的傾聽者;對方能夠支持自己的目標,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有相似的性格,或覺得對方很有趣。
講到這里,問題就來了:要如何區(qū)分這份友誼是曖昧的幌子,還是真正的分手后友誼呢?
因此,我們需要厘清什么是真正的分手后友誼。
02
什么是真正的分手后友誼?
第一個特點,是邊界。
分手后友誼的本質(zhì),是距離感和邊界感(boundary)的建立。
關系本質(zhì)是由邊界決定的。
而邊界決定了關系之間應該是有所區(qū)別的。http://www.jmrlcswc.com/2015/09/personal-boundaries-relationship-levels_34.html
很多研究都顯示,分手后友誼成立的前提,就是它不會阻礙這段友誼中的雙方發(fā)展未來的浪漫關系和親密關系。即能夠建立好清晰的邊界,保持自己的原則。
邊界意識強的人,能夠做到尊重自己,也尊重對方的邊界。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缺乏邊界意識的人,時而跟前任親密無間,甚至試圖復合,時而拒人千里之外,傷害自己,傷害對方,也傷害自己的現(xiàn)任。
第二個特點,是共識。
社會心理學家 Dr. Petra Boynton 做了一系列的相關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分手后友誼的形成,需要雙方都認同這段關系對彼此不再合適,并且關于未來友誼的形式,能夠達成一致。
也就是說,只有其中一方想達成分手后友誼是不可能的。
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只有一種分手方式,在戀情結束后有可能發(fā)展為朋友關系。
心理學家 Baxter 把這種分手策略叫做當面攤牌(Relationship Talk),即雙方面對面地交流彼此的感受后再選擇分手,雖然在當時可能會感到受傷,但卻是一種坦誠地、尊重彼此的方式。
因此,這份友誼首先需要建立在雙方對這段關系的新共識上。在這個基礎上,具有 “友情價值” 的關系才可以被認為是真正的分手后友誼。03
如果現(xiàn)任介意,分手后友誼還需要繼續(xù)嗎?
到這里,我們已經(jīng)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分手后友誼。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當現(xiàn)任介意時,我們就能堂而皇之地以 “真正的友誼” 為借口,放任它傷害下一段感情。
始終記得,無論什么情況下,分手后友誼都應當以不傷害與現(xiàn)任的關系為前提來開展。
少女想,這也是朋友苦惱的原因。
那么,當現(xiàn)任介意時,應該要怎么做?
首先,朋友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約束自我。不僅在思想和行為上都能保持清晰的界限感,也要和前任達成共識,了解他的界限,并且讓他知道你的界限在哪里;
其次,是在充分尊重現(xiàn)任感受的基礎上,和他進行溝通,盡量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給予他足夠的安全感。比如,她提到一起打游戲,偶爾一起吃飯看電影,是否也可以考慮讓男朋友完全知情,或者邀請男友也加入?
最后,少女想跟朋友說:最重要的是你不需要獨自為此糾結苦惱,而是應該把這件事情告訴他們。好的友情,是會以朋友的幸福為重的;而隨著你和現(xiàn)任感情加深,他了解你這個人后,說不定也會理解這份友誼。寫在最后
大叔說,戒掉前任時,大腦真的會疼。
少女想說的是,有些分手,想起對方時是可以充滿溫柔和祝福的。
《山茶文具店》里,有位先生即將去醫(yī)院動手術,恰好得知他的青梅竹馬結婚的消息,想要寫封信送去祝福。并非想要越界什么的,只是當面臨死亡,意識到心里還惦記著一位她。
他拜托店主寫一封“普通的信”,隨便寫些什么都好。特意請女店主代筆,也是考慮到女性的筆跡不會引起她丈夫的任何疑慮。
“我只想告訴她,我還活著。
我的青梅竹馬。雖然我們曾經(jīng)私訂終身,但最后并沒有走上紅毯。后來,我娶了其他女人、生了孩子;聽說她最近也找到了另一半,在北國的城市過著幸福的生活。事到如今,我并不打算吹皺一池春水。我們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沒見面,只是想告訴她,我身體很健康。
雖然我說隨便寫什么都沒有關系,聽起來有點像是自暴自棄,但真的只要寫一些平淡無奇的內(nèi)容就好。她很喜歡信……但是,如果現(xiàn)在我自己寫信給她,會覺得有點對不起我太太。”
真是溫柔又體貼,還能保持清晰的界限感的一位先生啊。
誠然,分手時,我們可以選擇和對方 “老死不相往來”。如果不幸遇上對方是渣男/女,甚至會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恨不得從來沒遇見過對方。
但也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因為不合適而分開,但對方身上依然存在我們欣賞的閃光點。
人與人之間建立關系是基于對彼此的需要。分手后選擇繼續(xù)做朋友的人,大概是無法接受,失去一個愛人的同時還必須失去一個朋友。
那些對方付出過的真心和善意換了一種方式被保留,浪漫關系不再,但理解、支持和關系以友誼的方式依然存續(xù)著。
最后,關于前任和分手:既不是非要做朋友,也不是要趕盡殺絕不相往來。而是在心里真正放下后,做朋友也可以,但是保持一種淡如水的狀態(tài),給你發(fā)一句“生日快樂”,就只是祝你生日快樂而已。
如果決定要老死不相往來,那么分手即永別也不失為一種快意恩仇。
無論是哪種分手,都不僅是結束,更是新的開始。
無論是哪種選擇,只要做好了承擔后果的準備,就大膽去做吧。
世界和我愛著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少女用到的文獻資料:
[1] Pinter, A. T., Jiang, J. A., Gach, K. Z., Sidwell, M. M., Dykes, J. E., & Brubaker, J. R. (2019). " Am I Never Going to Be Free of All This Crap?" Upsetting Encounters with Algorithmically Curated Content About Ex-Partners.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3(CSCW), 1-23.
[2] Mogilski, J. K., & Welling, L. L. (2017). Staying friends with an ex: Sex and dark personality traits predict motivations for post-relationship friendship.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15, 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