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 年,德意志帝國宰相俾斯麥推動了(又)一個無比激進的點子落地:由德國政府為年老的公民提供退休金。
這是人類邁向全民退休福利制度的第一步,“因年老而失去工作能力的人理應得到國家的關懷”。
不過當時沒有多少德國人覺得自己老有所依。因為按照新規(guī),他們 70 歲才開始拿到退休金——當時德國人的平均預期壽命不到 45 歲,這還不包括無人料想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
騰訊的員工現(xiàn)在也體會到了德國工人 140 年前的感受。
今天上午,騰訊宣布推出員工退休福利:到法定退休年齡退休的騰訊員工,可以拿到 6 個月固定工資獎勵;并可選擇基于工作年限的獎金或 50% 未解禁股票期權。
在騰訊內網,一條熱門評論是 “阿里決定給 100 歲員工發(fā)放 100 萬”。員工們在問,“整個公司有幾個人符合要求”、“誰能干到那個時候”。也有人懷疑 “公司那時候還在不在”。
這都是些很現(xiàn)實的問題。騰訊創(chuàng)始人馬化騰上個月也剛到 50 歲。根據(jù) BOSS 直聘去年的統(tǒng)計,騰訊員工平均年齡 29 歲。大多數(shù)人需要在騰訊繼續(xù)工作超過 30 年才能享受到這項福利。
騰訊的年輕人再工作 30 歲,大約也無法退休。中國人社部副部長游鈞今年 2 月份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退休年齡總體偏低問題十分突出”。中國社科院也有將退休年齡推遲到男 65 歲、女 60 歲的研究。
而騰訊的員工可能已經是所謂互聯(lián)網大廠中,最有可能留到 60 歲的那一批。這家公司沒有實行過全公司范圍的 “996”、“大小周”。它的 HR 不追蹤員工電腦工時,也不會根據(jù)門禁刷卡時間提醒各團隊工作不飽和。
騰訊看起來也像是一家有望活 102 年的公司。依靠微信這樣的護城河、游戲這樣的印鈔機,騰訊去年凈利潤接近 1600 億人民幣。
但沒人可以預料 30 年后,騰訊或者任何一家公司是什么樣子。
15 年前,聯(lián)想推出針對普通員工的退休計劃,員工到法定退休年齡后,能拿到相當于社會養(yǎng)老金兩倍的企業(yè)年金。在那前一年,聯(lián)想收購了 IBM PC 業(yè)務,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上市科技公司,市值為騰訊當時的兩倍多。
現(xiàn)在,聯(lián)想市值只有騰訊的 1/44。退休金的增加無法彌補薪酬、股票的損失。
甚至騰訊內部的不少員工已經感受到壓力。十年前,依靠 QQ 的流量,騰訊大多數(shù)部門看上去都不容動搖,可以讓人干一輩子。但 2018 年,騰訊提出 “能上能下”,鼓勵提拔年輕人,每年下調至少 5% 中高層干部的職級。同期,騰訊成立 PCG 業(yè)務部,并入新聞、瀏覽器、QQ、視頻等業(yè)務。之后兩年多,多個發(fā)展不好的業(yè)務縮減團隊、提升中層工作強度——完全不像國企黃金時代的 “鐵飯碗”。
互聯(lián)網大廠的員工們確實也比前幾年更加擔心退休?!懊磕昕家淮喂珓諉T,35 歲前考上就 ‘上岸’?!?已經不是個笑話(非應屆生公務員考試最高 35 歲)。
管理者們一如既往追求讓公司平均年齡變得更低。一些大廠內部對不同職級設置了最高 30 歲、35 歲的聘用要求。進了公司的員工要被考核 “人效”,升上中層則會面對更大壓力。
與此同時,從大廠夾縫中走出來的新公司越來越少,騰訊、阿里、字節(jié)式的員工期權收益愈加罕見。員工們想在被公司淘汰前攢下能在工作地安家落戶的資產變得更難。只有最拔尖的一批人才能擺脫年齡焦慮。
大廠的主力人群是數(shù)十萬 20 多歲的員工,他們想要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工作到 65 歲,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難度未必低于 140 年前的德國人活過兩次大戰(zhàn),領到退休金。
但退休金制度今天并不是一個笑話。不是因為退休金門檻低了多少,而是因為人們普遍活得更久了。今天全球絕大大多數(shù)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都超過 75 歲,發(fā)達地區(qū)普遍超過 80 歲。
要解決公司人的困境也是一樣。如果資源和財富不是如此的聚焦,如果一個人在互聯(lián)網大廠、金融機構等極少數(shù)高競爭的行業(yè)也能獲得體面的收入,他們大約也不會如此焦慮。
在那之前,再有錢的企業(yè)推出退休計劃,也不過是員工們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