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病的典型癥狀是腰部疼痛、腰部活動受到限制以及腰腿痛等,有時會伴有下肢麻痛和間歇性跛行。大部分腰椎病是不良的姿勢或生活習慣引起的,尤其是以下6類人是腰椎病的高危人群,需做好預防工作。
哪6類人是腰椎病的高危人群?
1、司機
開車時間太長會長期保持同一姿勢,沒有足夠的時間讓身體活動。腰椎長期保持坐姿會引起肌肉勞損,椎間盤長時間受到擠壓,從而增加患上腰椎病風險。
2、老年人
進入60歲之后,氨糖在身體中合成越來越少,降低腰椎自我修復能力,引起骨質疏松,從而導致脊柱退行性病變,誘發(fā)腰椎勞損或腰椎疾病。
3、做重體力的人群
長時間從事搬運工作、農活的工作者,沒有掌握正確的鍛煉方式會增加腰椎承受力,再加上高強度腰椎活動,會超出椎間盤承受能力,從而使得椎間盤擠壓變形,導致椎間盤突出。
4、辦公室白領
長時間坐著工作繁忙時,一坐就是一整天,再加上不正確的坐姿,沒有鍛煉和保養(yǎng)腰椎,會引起腰椎疾病。
5、青年男性
大約從20歲左右開始,椎間盤會逐漸退化,再加上男性喜歡做各種運動,運動時易受到外傷,從而導致椎間盤疾病。
6、絕經(jīng)和更年期女性
處于更年期和絕經(jīng)期的女性,體內激素水平發(fā)生很大變化,尤其是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會增加骨質疏松程度。再加上女性長時間做家務活和各種勞動,易出現(xiàn)椎間盤問題。
患有腰椎病該如何治療?
1、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的方法包括很多種,如按摩推拿、拔罐、電療以及針灸和激光治療等,治療的主要目的是以活血化瘀和消炎止痛為主。因為腰椎病患者伴有慢性腰肌勞損,腰腿疼痛,通常醫(yī)生會以針灸、推拿或理療的方式,來減輕肌肉緊張和痙攣。期間要多臥床休息,防止腰椎受到外力壓迫,增強腰部肌肉、腰椎前后韌帶力量,防止椎間盤受壓迫。
2、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包括貼敷膏藥、打針和吃藥等,其主要目的是止痛、消炎消腫以及活血化瘀,不過是在醫(y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藥物只是能暫時減輕痛苦,不過藥物也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不能長期服用。
3、手術治療
為能避免開放性手術帶來的創(chuàng)傷,減少手術風險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可以做椎間盤鏡微創(chuàng)手術。不過根本不能徹底去除病變腰椎間盤髓核,可能會引起手術失敗。
溫馨提示
腰椎病癥狀比較輕的患者可以做日常鍛煉,如腰椎健身操以及游泳等,利于腰椎恢復健康。期間不能吃辛辣刺激食物,盡量選擇硬板床,嚴重患者需臥床休息1~2個星期。同時也要保持腰椎自然曲度,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做好腰部保暖,避免受到風寒濕邪入侵,也不能讓腰部長期處于同一個姿勢。需加強腰肌和腹肌練習,只要腰肌和腹肌力量增強,就能增加腰椎穩(wěn)定性,加強對腰部的保護能力,避免腰椎出現(xiàn)退行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