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清溪鎮(zhèn)清廈廈屋村的南山曾公祠,建于1780年,已有240多年歷史,是我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日,麒麟仔再次探訪南山曾公祠,一睹這座獨樹一幟的清代客家宗祠建筑的風采。
△《客家盛會》(張超滿攝)
方圓有名的客家古祠
該祠堂長為9.6米,寬5.5米,高2.85米,門楣上掛有“南山曾公祠”的匾額。祠堂與周遭環(huán)繞的客家圍屋、七座碉樓融為一體,古色古香、獨具韻味。據(jù)曾姓氏族譜記載,曾氏祖公曾仁喬原由清溪九鄉(xiāng)婆嶺村遷入清廈,以教書為生,得5子。第二個孩子振海經商有成,富甲一方,便在廈屋村蓋起了這個祠堂,并命名為“南山曾公祠”,又叫“振海祠堂”。祠堂美名遠揚,當時民間流傳“振海祠堂,假假廈屋”一說。南山曾公祠曾于1856年、1916年和1984年進行過修繕,基本延續(xù)著從前的格局和風格,依舊是坐東朝西,三間三進四廊布局的建筑格局。2014年,按修舊如舊的原則重修南山曾公祠,經過一年多的施工,煥然一新的南山曾公祠展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
△2015年12月5日,清廈村舉辦“南山曾公祠”重光慶典(源于網(wǎng)絡)
祠堂的修飾依舊如從前:屋梁上有雕花,墻上有字畫,是磚木石結構,青磚墻體,花崗巖勒腳;硬山頂,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墻,灰塑龍舟脊上立鰲魚,碌灰筒瓦,綠琉璃瓦當、滴水剪邊,木雕封檐板、斗拱,檐下壁畫……這些工藝精湛木雕、壁畫及灰塑等,都和東莞其他祠堂沒有多大區(qū)別,但對研究清代東莞地區(qū)祠堂文化及廈屋村史具有一定價值。
禮制文化的物化表現(xiàn)
南山曾公祠三進布局結構,傍邊房屋呈對稱并排而建,祠堂門前地面用青磚鋪砌,正前方修建有一水塘,再往前即是一片空闊,視野開闊。布局極為講究,屬于典型的客家建筑風格。
清廈圍布局規(guī)整有序,碉樓與排屋錯落有致,既方便生活,又利于防衛(wèi)。村內建筑功能分區(qū)明確,南山曾公祠作為禮制建筑,居于村圍中心位置,成為村民的精神核心及村圍平面的構圖中心,充分體現(xiàn)出客家民系的認祖歸宗的傳統(tǒng)意識和重視民系源流、世系、門戶之民俗。而排屋格局類似廣府民居的梳式布局,住宅排列成行,亦受海洋文化的影響,一字排開,面向海洋,體現(xiàn)了思想上的開放。
△《底蘊》(程曉春攝)
走進祠堂里面,跨過三道門檻,趟過兩個天井,祠堂的前堂與天井之間是一扇門,左右分別寫著“加官”“進爵”,頭門兩側置花崗巖塾臺,屏門背面懸“忠恕傳家”木匾;二進屏門正面懸“森蔭堂”木匾;三進鋪陶制幾何圖案地磚,置神臺。每進大堂門口兩旁都有兩根圓形大理石柱,地板和天井都是用大理石鋪砌而成。大堂內壁畫有大量的精美圖畫和書法作品,梁上還雕刻了惟妙惟肖的圖案,屋頂上布置著不少的形象生動的木雕,圖案象征吉祥興旺。整個祠堂由青磚、大理石柱和木棟構成,雕梁畫棟,典雅古樸。
△《南山曾公祠》(張超滿攝)
濃縮客家古村落變遷
清廈客家圍村是粵中地區(qū)客家建筑的典型,文化內涵深厚,歷史信息豐富;它脫胎于粵東北、贛南的客家建筑,又與其有明顯的區(qū)別;它既帶有客家先民原住地和途經遷徙地的文化烙印,又吸收了嶺南廣府文化極強的建筑形式,進而受客僑文化影響,中西結合,在客家建筑中獨樹一幟。(姜磊《東莞清廈客家圍村文化探究》)清廈村的古建筑如今已存留不多,且主要坐落在廈屋村,但基本還能較好地保存了客家祠堂、碉樓、排屋、巷門等客家古建筑。尤其是有著近三百年歷史的南山曾公祠和十來座碉樓,昭示著世人:這是一個典型的珠三角客家古村落。
穿過近三百年的光陰,從清廈村客家先人流浪遷徙至荒山野地扎根,到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繁衍生息,再到在時代潮流激蕩下漂洋過海,再到改革開放后工業(yè)立村,走向現(xiàn)代富強……這座小小的古村落,以其新舊并存的建筑,濃縮了眾多東莞客家山村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