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青久草,四虎永久在线精品,二区免费视频,一级毛片在线直接观看,黄网在线免费观看,美女露全身永久免费网站,色婷婷六月桃花综合影院

誰在編織大學生有償實習暗網

2020年6月18日,應屆畢業(yè)生拍攝畢業(yè)照。圖/IC2020年6月18日,應屆畢業(yè)生拍攝畢業(yè)照。圖/IC

  來源:財經十一人

  文 | 劉以秦 張梓清 顧翎羽

  編輯 | 謝麗容

  這張暗網里看起來沒有受害者。大學生付費購買實習機會,是應對競爭壓力的應激反應;機構和個人則覺得有利可圖,最終他們聯(lián)手擠走了更多普通人

  普通一本大學在讀生李莉今年大三,明年畢業(yè)在即,這個沒有任何現(xiàn)成社會資源的女孩開始為實習焦慮。

  學姐學長告訴她,沒有一份好的實習,幾乎不可能進入名企工作。一個985本碩的計算機系學生被某大型互聯(lián)網公司的產品經理崗拒絕了,因為沒有相關實習經歷。這樣的故事她聽得越來越多,所有故事最后都匯總到一個關鍵點——沒有大公司實習經歷,找不到好工作。

  李莉的郵箱里躺著幾十封投出去的實習崗位申請簡歷,偶有一些不知名公司的邊緣崗位給她回信,但這不是她的目標,她希望能申請到一個和同學相比不遜色的大廠、頭部機構的,看起來比較核心的崗位。她心里有一個執(zhí)念:沒有好的實習經歷,就不可能順利就業(yè)。

  通過各種復雜分散信息的指引,李莉最后找到一個能夠去大型公司實習的渠道,而且還可以任意選擇公司和崗位,不過,這需要她花一筆錢,大概在幾萬元。

  身邊確實有人是這么干的。去年,呂方通過一家知名留學機構購買了一個實習機會,花了2萬多元。不過,這個實習看起來非同尋常。

  這是一個知名快消品公司的遠程實習崗位,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她既沒有去過公司,也沒有見過導師;實習結束后,她沒有拿到蓋章的實習證明。中介告訴她,如果有需要,那個從未謀面的導師會給她證明她確實在那邊實習過。

  呂方后來告訴《財經》記者,如果她想要開實習證明,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加價,總價差不多接近4萬元。

  呂方最后沒有加錢。她選擇相信中介和那個沒有見過面的“導師”。在簡歷上濃墨重彩加上這段實習經歷后,她說:“這筆錢花得值?!?/p>

  花錢就能實習,只為裝點簡歷——這張明顯和正常實習不同的暗網利用正規(guī)中介公司的招牌,向焦慮的大學生伸出了橄欖枝。

  這張網絡到底如何運行,為什么幾乎能夠提供所有大型互聯(lián)網公司如騰訊、阿里、百度、京東、字節(jié)跳動、滴滴和美團“實習”機會?它們之間如何配合?誰在其中發(fā)揮主要作用?

  今年11月底,《財經》記者通過這張暗網,花費2萬余元,順利拿到一個美團公司程序員的遠程實習崗位。12月3日,在《財經》記者詢問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美團是否有和外部機構聯(lián)合開展付費遠程實習項目后,美團公司發(fā)布官方聲明稱:美團從未與第三方機構或個人進行過所謂“收費實習”合作,公司內亦無收費的實習項目,提醒廣大學生謹防上當受騙。

  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焦慮已經現(xiàn)出?!度珖咝.厴I(yè)生就業(yè)調查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中國落實就業(yè)的畢業(yè)生比例為80.1%,這個數(shù)字里包括繼續(xù)升學。也就是說,每5個畢業(yè)生里,就有1個暫時還找不到方向。根據(jù)教育部今年2月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碩士招生規(guī)模比去年增加18.9萬人。

  受新冠疫情影響,就業(yè)焦慮進一步放大,上半年不少公司都無法正常營業(yè),獵聘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今年4月發(fā)布的《2020應屆畢業(yè)生春招求職報告》顯示,今年高校畢業(yè)應屆生達到874萬,當時有超過七成的應屆畢業(yè)生尚未簽約,但企業(yè)對于應屆生的招聘需求規(guī)模同比下降22%。

  到了12月,尚未找到工作的應屆畢業(yè)生總量下降,但還有很多人漂著。一位在今年11月終于和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的同濟大學應屆畢業(yè)生對《財經》記者說:“我終于落地了?!?p#分頁標題#e#

  01 

  包過的實習offer

  李莉告訴《財經》記者,最初接觸到付費實習,是同學朋友圈的一條公眾號推文:付費名企實習——咨詢、互聯(lián)網、金融內推,業(yè)界資深導師帶教,快速提升背景。這是她第一次聽說“付費實習”這個說法。同學私底下告訴她,可以在淘寶上搜索關鍵字“實習內推”。

  《財經》記者在淘寶上搜索“實習內推”,店鋪很多。一家聲稱可以內推互聯(lián)網大廠實習的商家,評論區(qū)幾乎是清一色的好評,其中一條說自己通過付費實習在某互聯(lián)網大廠成功留用。簡單咨詢后,一位名叫卡爾的中介人員發(fā)來實習內推介紹。

  卡爾說,如果是普通一本學歷,想去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廠現(xiàn)場實習,難度很高,但一些中等規(guī)模的互聯(lián)網公司,比如滴滴和網易,可以包過。內推實習價格一般在2萬-3萬元,并承諾如果沒成,可以全額退款。

  卡爾告訴《財經》記者,他擁有外人沒有的一手內部資源,只要簡歷通過他們的審核,可以直接遞到公司內部。他強調,內推能夠大幅降低找實習的難度:假如正常用人單位對簡歷的要求是90分,通過他們的內推渠道,60分的簡歷就可以包過。

  接著,卡爾展示了一份實習內推的簡歷評分表:985院校有50分的基本分,普通一本院校是30分,二本院校只有10分。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加分項和減分項,比如理工科男生加10分,金融專業(yè)女生減10分。

  他一再向《財經》記者保證,他們的內推和正式實習一樣,都會走人事流程,在付完定金后會正式簽合同。

  卡爾還發(fā)來了幾份簡歷,稱這些都是他們做過的標桿案例。這些簡歷無一不被填得密密麻麻。很多同學都來自國內外名校,擁有三四個一流名企的實習經歷,各種軟件工具都熟練應用。優(yōu)秀得像“別人家的孩子”。

  “你如果自己找實習,永遠也不知道一個名額背后有多少大神在競爭,幾十幾百幾千個都不夸張,而內推競爭的只有自己。”卡爾說。

  一位香港中文大學研二學生參加了今年的秋招,她告訴《財經》記者,一同參加面試的同學大多有過多段實習,再邊緣的崗位,都有同學的實習經歷能夠與之精準匹配。

  卡爾提供的流程是,先審核匹配崗位,確認崗位后,先付30%的定金,收到面試后再付30%,最后拿到offer再付尾款。

  12個小時后,卡爾發(fā)來了4個滴滴的實習崗位,分別是戰(zhàn)略實習生、數(shù)據(jù)分析實習生和兩個內容運營實習生崗位。

  卡爾提供的標桿簡歷都被裁去了個人信息的部分,只有一位付同學的簡歷,因為將手機號寫在了頁眉上,被保留了。

  《財經》記者聯(lián)系上了付同學,求證實習內推的真實性,這讓看似簡單的付費實習變得詭異起來。

  02 

  誰是騙子?

  得知來龍去脈后,付同學表現(xiàn)得十分震驚和憤怒,他聲稱自己從來沒有在實習上花過一分錢,更沒有找過這家付費實習機構,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并向《財經》記者強調,千萬不要相信這些付費實習中介,還是要踏踏實實找實習。

  隨后,付同學立刻發(fā)了一條朋友圈,吐槽自己的信息被中介販賣,稱自己的實習都是留學指導曹老師幫助他完成的。3分鐘后,他又在這條朋友圈下面補充說道,卡爾和他所在的中介已經給他提供賠償,希望他刪掉這條朋友圈。

  《財經》記者就付同學的說法詢問卡爾,卡爾反駁:“他肯定說自己沒有付費內推,他本身是學生,自己也是二道販子,倒賣實習?!彼€聲稱有付款交易明細的截圖,但不方便提供。

  “他在某知名互聯(lián)網公司名聲都壞了,多的我也不想解釋,你去找他吧?!彪S后卡爾刪除了《財經》記者的微信好友。#p#分頁標題#e#

  付同學說,他已經獲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和一家頂級英國高校的offer,現(xiàn)在麥肯錫實習,如果有需要的同學,他可以幫忙找實習?!安皇斟X?!彼颉敦斀洝酚浾邚娬{。

  付同學說,互聯(lián)網大廠里有很多朋友,都來自北大、帝國理工、浙大等知名院校,可以做內推。他剛剛幫助一個簡歷空白的同學拿到了字節(jié)跳動的實習offer。

  但付同學轉而又提到了錢。他說,實習內推前,需要進行面試輔導,不然有了內推機會也抓不住,輔導費用是一次1-1.5小時的課程250元,一般面試前要上4-5次課。他強調,相比中介機構而言,這個價格十分“實惠”,“外面的求職機構一次要1200”。

  他說,一般實習要進行三輪面試,所以每次面試前都還要再進行培訓。但多位實習過的大學生告訴《財經》記者,大部分公司一輪面試就夠了。

  當天晚上,付同學真的刪掉了那條質問卡爾朋友圈。

  大學生找實習時,企業(yè)內推確實是一種相對高效的招聘方式。候選人通過內部員工的推薦可以直接進入面試,免去繁瑣的筆試等環(huán)節(jié),成功率更高。在知乎上,一位名為“大欣V”的用戶回答了很多付費內推實習相關的問題,其中就包括之前機構向她承諾的“保offer”。

  大欣曾經在一家留學機構工作過大概一年左右的時間,與很多求職機構有過合作。他告訴《財經》記者,一般中介機構賣的最多的是線上遠程實習,這種價格最便宜,一般在1.2萬元左右,實地實習走人事的最貴,價格在2萬-3萬元左右。內推的難度和實習的價格成正比,遠程實習的崗位最多,內推起來也最容易。因為和他保持聯(lián)系的大企業(yè)員工,一個人可以帶10個遠程的實習生。

  內推的過程,也沒有想象的那么復雜。機構口中的一手資源,一般指企業(yè)中能夠帶實習生的員工。他們拿到資源的方法也五花八門,有的是私人關系,有的是通過領英、郵箱等渠道主動聯(lián)系。中介從學生手里拿到錢后,就去疏通關系,打點相關的負責人。

  他們會在閑魚上、知乎上打廣告,寫一些文章,就好像電線桿上的小廣告一樣,有需求的同學會留意到?!斑@本來就是一個相互吸引的事情,學生也會主動問機構?!?/p>

  能不能包過,實質上是概率的問題。大欣表示,1000個人里總有成功的案例,即便是不成功退款,也沒什么損失,成功了,就是標桿案例。如果中介能夠觸及到企業(yè)中比較高級別的負責人,就可以“直接把人放進去”。

  這是一個灰色甚至黑色網絡。

  大欣遇到過有學生付費買了一個四大(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四家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崗位,發(fā)現(xiàn)帶他的人根本不是四大的,是券商的人偽裝的,也沒有在項目現(xiàn)場,只是臨時找了些人,租了一個辦公室。

  “一般這種情況會退錢,因為他們也不想鬧出官司?!贝笮勒f,這早已形成一個產業(yè)鏈,有的大中介機構甚至已經有過幾輪融資。

  他提到的大機構是Unicareer(職優(yōu)你)。這家求職機構成立于2014年,已經完成6輪融資,新東方參與了其中3輪投資,投資方里不乏知名投資機構,包括東方富海、昆仲資本等,獵聘網也是股東之一。總部在紐約,包括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都有辦公室。從宣傳海報到公眾號運營再到顧問的頭像的包裝都顯得十分專業(yè)規(guī)范,所有的宣傳海報上,都打上了新東方的標簽。

  該公司聲稱,已經幫助18431位用戶完成了求職對接,與1802家世界知名企業(yè)官方招聘合作,包括阿里巴巴、京東、復星集團、海航集團等。

  如果說中介卡爾和付同學都是這個利益網里的小魚小蝦,以專業(yè)求職機構面目出現(xiàn)的Unicareer就是一條大魚。

  03 

  大魚浮出水面

  通過Unicareer的官網,《財經》記者聯(lián)系上了一位求職顧問,稱想找實習。相比卡爾,Unicareer顧問顯得專業(yè)的多,卡爾找4個實習崗位花了12個小時,顧問只用了20分鐘,就發(fā)來了10個大公司的遠程實習崗位,并且五花八門。其中騰訊3個,美團點評、新浪微博、聯(lián)合利華、字節(jié)跳動、滴滴、阿里巴巴、英特爾各1個。

  全部免面試,包過。#p#分頁標題#e#

  這些遠程實習的時間集中在1個-2個月,每周只要實習5小時-6小時,就可以獲得實習證明、推薦信并支持背景調查,價格為1個月2萬元人民幣,2個月3萬元?!斑@已經是最低價格了,我在這里工作了6年,從來沒有這么便宜的價格。”顧問說。

  但多位資深HR告訴《財經》記者,通常一個大學生的實習期不會低于3個月,因為前期需要學習、磨合,3個月之后才能算開始上手了。

  Unicareer的顧問則一直向《財經》記者強調,1個月的時間也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她發(fā)來了一系列導師的背景資料和學員們的作業(yè)。導師無一不是畢業(yè)于名校且供職于頂級的金融、互聯(lián)網或咨詢機構。

  他們還可以提供“馬賽克”服務,承諾不會泄露任何個人信息。當《財經》記者詢問是否走正式人事時,顧問則開始岔開話題,“會開實習證明的,實習成果我們也會幫你做的,之后的簡歷我們會一個字一個字給你優(yōu)化?!?/p>

  反復追問下,顧問只好回答,“走不走人事有什么關系?反正最后會開實習證明?!?/p>

  顧問還強調,國家規(guī)定實習期不能超過3個月。

  事實上,國家沒有這樣的規(guī)定,《勞動法》只規(guī)定了正式員工的試用期時長不能超過6個月,實習期則是用人單位和實習生協(xié)商確定。一位知名券商公司的員工告訴《財經》記者,實習期低于3個月的,公司不會開實習證明。

  多位資深HR表示,實習期不滿3個月,幾乎沒有意義。一位互聯(lián)網大廠的HR提到,她的經驗是,如果應屆畢業(yè)生的簡歷上面的實習不超過3個月,通常會認為這是“給簡歷湊數(shù)的”。

  但她轉而又說,“那也比連湊數(shù)都沒有的簡歷要好一點。”

  接下來的幾天,Unicareer顧問不斷打電話來,稱崗位數(shù)量有限,趕快下單,“只要付了錢,崗位可以留半年,不付錢就被別人搶走了”。她還提醒,如果手頭緊張,可以用信用卡分期付款。

  《財經》記者發(fā)現(xiàn),她提供的實習崗位都是在線遠程實習,當被問到是否有線下實地實習的崗位時,顧問說,線下實習不劃算,“現(xiàn)在大家都戴口罩,你也看不到對方的臉,不如線上視頻面對面親切”。并且,價格要貴一倍。

  一個月的實習從線上換到線下,為何多出2萬塊?顧問說,那是因為要給你安排工位需要錢。什么工位一個月要2萬塊?顧問再次解釋,普通一本畢業(yè)生很難進線下的實習,然后拋出一句話:“想走捷徑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04 

  詭異的“實習”

  正式進入付費實習的流程后,事情變得越來越詭異。

  顧問稱,“如果你以后想去那家公司上班,那現(xiàn)在就不要去那家公司實習。”這有些奇怪,正常情況下,有不少同學因為實習表現(xiàn)不錯,留在公司正式入職了。

  付款后,顧問給《財經》記者提供了美團的實習崗位,帶實習的美團員工張環(huán)宇通過公司郵箱發(fā)來了歡迎信,簡單溝通了接下來的實習方向后,又發(fā)來了第一周的實習任務。

  打開郵件,是3個Python入門基礎教材,與實際的業(yè)務并沒有直接關系,張環(huán)宇甚至拒絕透露實習的具體部門,“等實習結束后你就知道了?!?/p>

  等到第二周,收到的工作郵件是SQL基礎教程,這些教程和素材在百度上都能搜到。當被問到是否能拿到實習證明時,張環(huán)宇回答,“不知道,你去找Unicareer吧,我只負責發(fā)工作任務和答疑?!?/p>

  這一次,Unicareer顧問卻換了說法。她明確告訴《財經》記者,不會有實習證明,只有推薦信和支持背景調查。這個答復對應上了顧問提醒的不要去未來想入職的公司實習,因為這個“實習”是假的,如果將這段實習寫在簡歷里,會被認定為編造簡歷。

  前述資深HR告訴《財經》記者,如果是招聘只有實習經歷的應屆畢業(yè)生,一般不會去做背景調查,因為背調需要成本,調查實習經歷不劃算?!叭绻诒竟緦嵙曔^,HR手里都有信息?!?p#分頁標題#e#

  《財經》記者詢問張環(huán)宇帶一個這樣的實習生能拿到多少錢,他說,“沒多少錢,還比不上一天的加班費,簽了保密協(xié)議所以不能說具體金額?!?/p>

  在另一家求職機構,《財經》記者發(fā)現(xiàn)了同樣的“套路”。該機構員工稱,分給導師的線上實習費用是一個月一個學生4000元,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敦斀洝酚浾叨啻巫穯栐?,上述中介機構員工回復稱,不少大型公司員工在跟他們保持聯(lián)系,“現(xiàn)在遠程導師有點多了”。

  張環(huán)宇選擇兼職帶“實習”是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美團的職業(yè)路徑越來越窄。他在美團帶了一個小團隊?!霸诨ヂ?lián)網公司里,30歲以上就很難往上升了。”他告訴《財經》記者。

  他似乎沒有深究這件事情是否合理。當被問到為什么選擇Unicareer時,他說,是因為這是“大機構”,他的身份是“導師”,有了這段經歷,以后可以往求職、培訓、咨詢等領域發(fā)展。

  當《財經》記者詢問美團官方這件事情是否合規(guī)時,美團相關負責人回復稱需要先進行內部調查再回復。兩天后,美團發(fā)布官方聲明,聲明稱美團從未與第三方機構或個人進行“收費實習”合作,內部也沒有收費的實習項目,所有實習生均需通過嚴格面試流程?!拔曳揭厌槍υ撌录归_進一步調查,如發(fā)現(xiàn)有員工涉及,一經查實,嚴懲不貸?!?/p>

  12月6日,張環(huán)宇向《財經》記者稱,自己受到了內部質詢。Unicareer中斷了《財經》記者的付費實習合作,并表示會退回2萬元費用。

  Unicareer相關負責人告訴《財經》記者,這些來自不同公司的員工只是“外聘導師”,目前活躍導師超過1000名?!半m然不是正式實習,但也有價值,你們去看看那些來自小城市的,沒有好學歷背景的學生們,他們需要提升背景,去接觸、了解大公司,我們只是給他們提供這樣的機會。”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看起來沒有人受到了傷害。

  05 

  運行有序的網絡

  王宇在一家頭部的互聯(lián)網公司工作,幾年前,有求職機構聯(lián)系他,希望他能成為導師。在這個圈子里浸泡了幾年后,王宇十分熟悉求職機構的一套打法。他告訴《財經》記者,公司里的員工只需要把崗位的信息告訴求職機構,機構便會通過自己的渠道去散播信息?!翱傆腥藭疑祥T來,最后只需要比對不同機構給出的價格,從中選擇性價比最高的一家?!?/p>

  內推實習并不都是“假實習”,不少都是真實習。企業(yè)招聘實習生的需求是真實的,大多數(shù)的付費實習中介都會說明,如果不能拿到實習offer,會全額退款,接100個學生,加上內推,總有能成功的。

  涉及到利益,各方勢力之間也會“廝殺”,王宇記得,曾經有一家求職機構叫賣一家知名投行的實習崗位,該知名投行發(fā)了律師函讓他們把這個實習崗位撤掉,理由是干擾了公司利益,如果不撤掉就起訴。“但其實這家投行有固定合作的求職機構,會從合作中分到收入?!?/p>

  “這個行業(yè)太暴利了,利潤是外面的人不可想象的?!绷牡阶詈?,王宇再不愿意深入這個話題。他擔心一些事情:會有更多的人進來,擾亂市場,也擔心會有監(jiān)管出現(xiàn)。他盡力保持自己在圈子里的“干凈”,他只講課,不直接賣實習,但是他的學生們一直提出想花錢買實習的需求,他會告訴學生們應該去找誰?!拔也桓覓赀@個錢?!?/p>

  這是一個像身體一樣的網絡,彼此間相互協(xié)調,單靠企業(yè)里的一兩個人做不起來。有人販賣信息,有人散播焦慮,有人負責“美化”簡歷,培訓面試技巧,有人使用手里的內推特權,甚至,這些內推權都不需要使用。

  機構的作用,就是將這些資源統(tǒng)一調度。

  付費求職這一現(xiàn)象最早在留學生群體中出現(xiàn),除了院校和績點外,許多國外院校對候選人的實習和科研經歷也十分看中,一些留學機構開始提供付費實習項目,幫助同學們“提升背景”。近年來,國內公司在招聘時越來越看重候選人的實習經歷,越來越多的機構也將目光對準了國內高校。

  僧多粥少的時候,大部分有需求的學生找不到實習。有人聲稱自己掌握了資源,不管資源是真是假,變現(xiàn)的幾率都很大。王宇覺得,這個行業(yè)“玩得其實就是信息差”。起初是機構在賣,后來買過實習的同學也可以轉型“回本”。

  這種信息差也催生了越來越多的騙局。有的機構甚至會帶學生做假項目,從對接的導師到項目內容都是機構自己一手操辦的,從頭到尾根本沒有過所謂的“實習”。#p#分頁標題#e#

  接受采訪之前,王宇剛剛接到一條私信,一位英國留學回來的女生向他哭訴,因為付費求職被騙了1.5萬英鎊。

  相比暑期實習,企業(yè)對日常實習生的招聘需求更大,門檻不高,相應程序也更為簡化。在一些企業(yè)中,只要用人主管同意,就可以直接錄用。企業(yè)的招聘過程會產生一定的成本,所以會偏好實習時間更長的實習生,3個月以上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位幫某BAT大廠招聘的負責人向《財經》記者表示,不需要HR介入,通過Boss直聘、校友群等很多渠道都能招到實習生?;ヂ?lián)網大廠出于業(yè)務需要,經常會招聘大量的實習生。實習生人力成本更低,同時也不用負擔五險一金,對用人單位來說,是“廉價勞動力”。

  在一些互聯(lián)網大廠里,每個員工手里都握有大量的內推名額。已經從某大廠離職的HR表示,不論是內推還是自己投的簡歷,都會先到達HR處,內推的簡歷會被優(yōu)先查看。如果簡歷不過關,即使是內推的候選人也會被淘汰。如果進入面試的環(huán)節(jié),只要用人主管同意,一般都可以招進來。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表示,界定是否違法的準線很清晰,即員工是否在其中獲利。如果是,就算倒賣實習機會,這是違法行為,屬于“不當利用公司利益謀取私利”。

  今年,許多公司曾公開發(fā)表聲明,稱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機構或個人對外提供有償?shù)拿嬖嚭凸ぷ鳈C會,也從未提供任何遠程在線實習或工作項目。

  字節(jié)跳動和騰訊的招聘相關負責人都向《財經》記者表示,公司沒有任何需要候選人付費的招聘渠道,所有實習入職都需要根據(jù)候選人的背景來匹配崗位需求,經過專業(yè)的面試流程后才會發(fā)放offer。

  大多數(shù)公司也對實習生招聘作出一定的規(guī)定,一家知名券商的員工說自己有一次在朋友圈發(fā)實習廣告,寫了公司的名字,被HR批評了。另一券商的員工向《財經》記者表示,自己的公司在這方面有嚴格的規(guī)定,實習生的招聘都需要通過HR的批準。

  很多大型公司在職員工想不明白為什么會有人花錢買實習,愿意免費干活還倒貼錢。一家已經上市的互聯(lián)網公司市場負責人在一次實習生招聘過程中感受到了這種反常,“我們就直接給實習生說就是來打雜的,他們都愿意來。”

  06 

  焦慮助推下的內卷

  前一段時間,上海某大學大四學生王可正在實習的公司中新來了一位實習生,和組里的其他同學相比,這位同學的學歷背景和實習經歷都不占優(yōu)。后來她才知道,這位實習生就是買實習的“VIP”,實習結束后,這位VIP刪除了所有同組實習生的微信好友。

  她一方面很反感刷簡歷和買實習的行為,認為這違背了正常的競爭公平,也讓實習崗位的內卷化變得“卷上加卷”。另一方面,她又能理解,實習經歷是一塊敲門磚,如果簡歷上連一份很水的實習都沒有的話,基本上連簡歷關都過不了?!八杂械耐瑢W寧愿去做一些很水的實習,再拿著這段經歷去找下一段?!彼嬖V《財經》記者。

  高薪行業(yè)名企的核心崗位,是同學們爭搶的對象。同學們甚至愿意自己貼錢、貼時間,只要能夠學到東西,或者,僅僅讓自己的簡歷好看一些。

  大欣認為,付費實習的存在是合理的,因為需求越來越強烈?!笆昵爱厴I(yè)的學生,你讓他們花個一兩萬塊錢買個實習機會幾乎不可能,但現(xiàn)在很多00后的家庭條件比較好。買雙鞋可能就幾千塊甚至上萬塊了,他們愿意用錢這個優(yōu)勢去彌補自己的能力不足?!?/p>

  招聘方手握權力,“如果兩個背景差不多的學生,一個給錢,一個不給錢,他想從中賺點錢太正常不過了?!贝笮勒f,“就像你在老家花錢托關系請人辦事一樣。”

  付費實習是給那些有經濟實力的人的捷徑,用錢來平衡一些不足。但對那些能力水平剛夠跨入門檻的人來說,曾經憑自己的能力可以獲得機會,加上錢這個維度可能就會被擠下去。

  這些門口排起長隊的實習崗位也給了用人機構一定特權。王可記得,幾年前一些券商的日常實習還會給實習生薪資,現(xiàn)在除了正式的暑期實習生,幾乎不會發(fā)放薪資。

  但現(xiàn)實是,實習經歷并不是刷得越多越好,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企業(yè)中高層人士表示,他們更關注候選人對實習項目的理解程度和參與程度。這種時候,靠花錢刷來的實習工分,幾乎不起作用。#p#分頁標題#e#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近期公開表示,今年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嚴峻,不只有疫情影響,也有經濟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有的是短期的,有的是長期的。

2020年9月26日,河南洛陽的一次高校畢業(yè)生招聘會。圖/IC2020年9月26日,河南洛陽的一次高校畢業(yè)生招聘會。圖/IC

  他強調,根據(jù)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今年9月1日,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情況要好于去年。但他也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yè)生人數(shù)將首次突破900萬人,規(guī)模增長必然使就業(yè)形勢更加嚴峻。

  據(jù)教育部預測,2021年高校畢業(yè)生將首次突破900萬人,達到909萬人,2022年畢業(yè)生將超過1000萬人。

  1998年修訂版《新華字典》中有一句話,張華考上了北京大學;李萍進了中等技術學校;我在百貨公司當售貨員:我們都有光明的前途。在社交媒體上,這句話現(xiàn)在被當做一個冷笑話。

  在今天這個時代,大學生仍然是時代驕子。教育部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9年,中國14億人口中,只有約4000萬名大學生。

  為了獲得更好的就業(yè)機會,越來越多本科畢業(yè)生選擇繼續(xù)深造。考研能夠延緩就業(yè)的同時,也在積累著新一波的洪峰,并且進一步加劇大學生就業(yè)難。2020年我國在讀研究生人數(shù)已達300萬人,而報名考研的人數(shù)更是在2020年首次突破300萬人,達到341萬人。

  大趨勢看,大學生在人口總數(shù)中的比例將持續(xù)上升。吳愛華預測,十年后,中國14億多總人口中就會有3億多名大學生。如何配置這些人才資源,調整結構、提升質量,是一個重要議題。

  一位教育行業(yè)資深人士向《財經》記者評價,無論正規(guī)與否,付費實習都是大學生就業(yè)內卷化的一個顯像體現(xiàn)。大學生付費購買實習機會,是應對競爭壓力的應激反應;機構和個人則覺得有利可圖,最終他們聯(lián)手擠走了更多普通大學生。

  “短期來看,除了堵住這個漏洞,沒有其他更好藥方?!彼f,長期來看,需要挖掘更多就業(yè)資源、拓展就業(yè)空間,從人才培養(yǎng)到就業(yè)各個環(huán)節(jié)為大學生提供更多機會。

  12月初,一位重點大學的教授告訴《財經》記者,今年他被分配的指標是要保證5個-10個畢業(yè)生就業(yè),至少月稅前收入5000元,研究生6000元,“每個老師都被分攤了指標”。

  (文中李莉、王宇、呂方、張環(huán)宇、王可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