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李女士給孩子報的教培機構星光熠熠突然關門停業(yè),李女士的預付款打了“水漂”。氣憤的李女士和另外2名消費者在5月底委托深圳市消委會對其提起訴訟。沒想到的是5個月后,李女士和另外2名消費者收到了星光熠熠共計33667.7元的全額退款。
經營者關門停業(yè)了,甚至一度聯(lián)系不上,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卻還能拿到全額退款,除了自身敢于拿起法律武器較真維權外,當地的消委會無疑起到了關鍵作用。
首先,接到投訴之后,消委會積極介入調查,發(fā)出調解調查文件;在調解無果后,又對消費者開展支持起訴工作,最終獲得勝訴。而在法院判決的倒逼下,經營者只好出面退款。
33667.7元額退款額度不算高,不過在商家頻繁跑路,消費者投訴無門的背景下,這起訴訟的典型意義毋庸置疑。它說明,針對類似預付式消費的跑路難題,借助消委會以及司法等救濟通道的力量,消費者完全可能爭取到一個合法權益?zhèn)ψ钚〉慕Y果。
這種維權成功理應成為常態(tài),但現實中反而成了稀缺的“意外”。深圳消委會就提到,這起歷時半年的案例,還是開展支持起訴工作以來,經營者退還款項金額最高、用時最短的,其它相關案例的維權難度可想而知。
如此局面不難理解。對多數消費者來說,由于信息不對稱,對經營者的資質和資金情況未必能充分掌握;對方跑路失聯(lián)后,可能連幕后真正老板是誰,都很難弄清楚。
所以消費者往往選擇不了了之,自認倒霉,因為就算走法律渠道,不僅耗時久,還面臨著勝訴了依然拿不到錢的不確定風險。
正因如此,一些經營者更加敢于將預付式消費當作圈錢手段,收到錢就卷款跑路,甚至改頭換面另起爐灶繼續(xù)收割。今年年初中消協(xié)的調查顯示,預付式消費已經從健身、美發(fā)美容、洗車、餐飲進入教育培訓等領域,成為維權“老大難”問題。
基于此,這起案例更具有借鑒推廣意義。比如,針對消費者沒有足夠動力通過司法法律渠道依法維權的情況,地方的消協(xié)、消委會等機構,理應給與更大力度的援助和支持,如訴訟環(huán)節(jié)的指導,提供免費優(yōu)質律師等,要讓權益受損的消費者有更充足的伸張訴求。
當然,類似預付式消費的跑路難題,跟普通的商業(yè)糾紛還存在區(qū)別,維權渠道再暢通,仍然是一種事后救濟。從事前防范的角度看,對經營者的資質審查,預付資金的監(jiān)管,包括跑路經營者的市場禁入制度,這些都應該進一步完善,提高其違法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健身還是教育培訓領域,一些預付式消費的商業(yè)陷阱,牽涉人群可能相當廣泛。比如前不久優(yōu)勝教育暴雷問題,初步統(tǒng)計的補償人數就多達2萬余人。這種隨時可能釀成矛盾的行業(yè)風險,要求對類似的商業(yè)模式,采取更加嚴格的資質、資金監(jiān)督。
不管怎么說,作為“老大難”問題,對預付式消費陷阱必須充分設防;即便經營者還是關門跑路了,從官方的市場監(jiān)督部門到民間的消協(xié)等,也應合力力保救濟通道暢通,賦予消費者死磕到底的維權底氣,真正讓經營者“無路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