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風生
保研考研,果真就比直接工作更好嗎?這注定沒有標準答案,因為這也是因人而異的事。
時有曝出的大學“學霸宿舍”“全寢室成功保研或考研”的佳話,在近段時間引發(fā)關于“為什么會產(chǎn)生保研考研比工作更優(yōu)秀的認知”的話題討論。最新例子則是,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學霸宿舍”8名女孩全保研。據(jù)報道,該宿舍8名女孩剛?cè)雽W時就曾約定“全寢保研”,如今目標實現(xiàn)了。
“優(yōu)秀會傳染”“顏值與實力并存”……伴隨8名女孩如愿保研而來的,是公眾的高度肯定。而與“全部考研保研”綁定的“學霸寢室”,已成為慣用的榜樣塑造框架。但也有人對此提出疑問,覺得這類敘事嵌入了“考研保研比工作更優(yōu)秀”的價值暗示。
讀研好還是工作好?問題存在的本身就體現(xiàn)出部分大學生對保研、考研、出國、工作幾條道路的惶惑,以及對自身特質(zhì)及目標適配性的半知不解。而“保研考研比直接工作更優(yōu)秀”這個幾成共識的判斷背后,是中學強壓教育和高校教育模式的對接斷裂、社會期望的規(guī)訓強化以及對獨立進入社會的畏懼。
首先是中學時代的“刷題”“填鴨”學習慣性,在高校散養(yǎng)式教學場景下的突然剎車帶來的迷茫。
大學階段,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散養(yǎng)式”教學是常態(tài),自學能力的強弱會帶來最終績點上的巨大差異。對很多學生來說,社團活動、散漫生活的拉拽,讓自身的深度思考能力和新的認知體系“發(fā)育遲緩”。
加之不少學院進行大類教育,學生處處鑿井卻都可能淺嘗輒止。最終回首,在知識上沒有獲得感、體系感,對自己的知識儲備也產(chǎn)生懷疑,對于未來職場生活充滿畏懼。“保研考研”就成為了逃避現(xiàn)實的選擇。
其次是家長“望子成龍”的期望跟“高學歷才叫人才”觀念的接駁,以及很多企業(yè)招聘學歷門檻的變化共同形成的外來壓力。以更好的大學碩士學位加持換取更好的未來發(fā)展籌碼,是很多家長的共同渴求。而當下用人單位的招聘門檻也在水漲船高,也讓不少對畢業(yè)就業(yè)心懷向往的學生,不得不縮回腳步重新打量自己的競爭籌碼。
此外,從小在家庭和溫室般學習環(huán)境護佑下成長的大學生,對于需要自己獨立面對風險和挑戰(zhàn)的職場,也心懷畏懼。對部分大學生而言,進入職場意味著必須獨立面對工作與擔責的個體。這與他們習慣的溫馨家庭、溫和校園形成極大反差。于是,“保研考研比直接工作更優(yōu)秀”成了關乎自身舒適圈和安全感的自保之策。
但保研考研,果真就比直接工作更好嗎?這注定沒有標準答案,因為這也要因人而異。
說到底,大學生進一步深造固然值得肯定,但相比最后迫于無奈的考研,不如在進入大學之初就建立良好的學習模式。這樣才能擁有扎實的知識體系和實操技能,選擇“讀研或是工作”也不必屈從于外部壓力,此后面對職場也不會再充滿畏懼。否則,考研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只是把問題向后拖延了兩年、三年而已。
選考研還是選工作?選擇之前要先“建設”自己,這或許才是更好的答案。
謝樂滋(中國人民大學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