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
涉事派出所長所言是否屬實,個中有無違規(guī)辦案情況,當?shù)赜嘘P職能部門有必要以徹查回應質疑。
“開始我的初衷是搞個千把萬兩千萬就行了”,“實際上我辦這個案子的初衷就是想搞點錢的”,“所以談錢是最好擺平的,當然我的胃口也不大,是吧?”……
據(jù)報道,一段由原武漢遠成集團法定代表人葉思提供的“時任慈利縣鯉魚橋派出所所長劉某”錄音最近成為網(wǎng)絡熱點。按照葉思的說法,2019年7月,湖南慈利縣派出所民警以配合調查為名,將包括她在內的公司兩任法定代表人“跨省”抓走,隨后一再強調要錢。劉某則回復稱,錄音里面的“搞錢”指的是上繳違法所得的“罰金”,“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免職了,但不是因為這個事情”。
如今,既然劉某本人并不否認錄音的真實性,那么葉思提供的這段錄音就很有“殺傷力”。不是說,辦案人員不能訊問犯罪嫌疑人,也不能同被調查對象談話,但兩者的“交涉”,本來有章可循,不能變成私相授受,弄得“瓜田李下”。
錄音中的主語都是“我”,而非辦案機關,這種偏重“個性化”的表述,句句不離“錢”,很容易讓人浮想聯(lián)翩——談話人或許在借辦案之機行個人敲詐之實。而“搞點錢”“擺平”“胃口”等粗鄙用語,也散發(fā)出“勒索橫行”的味道,與《人民警察法》的文明執(zhí)法規(guī)定,還有公安部三令五申要求的“法言法語”格格不入。
老實說,劉某作出的回復并不是那么能立得住腳。追繳違法所得確實是辦案機關的法定職權,但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討價還價”“擺平”的可能。在《刑法》《刑訴法》中,包括《罰沒財物和追回贓款贓物管理辦法》等規(guī)定中都明確,只要是違法所得,就須上繳國庫。
在這起案件中,劉某想“搞的錢”,就算是正常的追繳違法所得,從5000萬談到了800萬,“自作主張”大打折扣,也明顯超出辦案職權。
這里,還要澄清的一點是,追繳違法所得并不是劉某所聲稱的“罰金”?!傲P金”是一種附加刑,是人民法院判處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shù)額金錢的刑罰。就這起案件來說,雖有刑事犯罪之嫌,但遠沒到審判一錘定音的時候,作為公安機關也沒有定罪量刑的權力。
倘若劉某所說的不是“罰金”,而是“罰款”,那就更加不靠譜了,因為從性質上來看,這是一起刑事案件,而非行政或民事案件。作為專門辦案人員,對專有名詞都如此“混淆”,更會削弱其辯解的力度。
平心而論,這段“曝光”的錄音不是小事。司法是正義的源泉,如果辦案機關都不清白,正義更無法得到保障。而公眾之所以如此關注此案,擔憂的便是涉事辦案機關是否存在違規(guī)辦案、借機索賄牟利等情況。
也正因此,10月11日,湖南張家界市公安局發(fā)布通告稱對此高度重視,并已派出聯(lián)合調查組赴慈利開展調查,“一經(jīng)查實,依紀依規(guī)嚴肅處理”。期待調查組及早查清這起“錄音門”真相,并以公正規(guī)范的處理,恢復辦案機關公信力。
“錄音門”不能成為羅生門。不妨好好解剖這只“麻雀”,給當事人一個公正的結果,給法律一個響亮的回答,也給公眾一個信服的交代。
柳宇霆(法律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