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保護個人信息,讓法律時刻在場
今天,是一個劃時代的日子:國內首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專門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以下簡稱《個人信息保護法》)開始正式實施。同日,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協(xié)會...
-
山東190余萬塊牌子被摘掉:為什么一些基層熱衷掛牌子
近期,山東對“牌子之亂”進行集中整治,深挖牌子背后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問題,一年來全省共計190余萬塊牌子被摘掉。據(jù)《經(jīng)濟參考報》報道,去年9月,山東省委省...
-
人民日報評論:刷來的好評,刷走的信任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聽眾朋友,你好。還記得小時候跟著父母逛街的情形嗎?大手拉小手,在一家家店鋪中走進走出,比一比價格高低,比一比質量優(yōu)劣...
-
國考“萬人崗”出圈 中青報:人崗匹配才是最佳項
原標題:國考“萬人崗”出圈,中青報:人崗匹配才是最佳項2022年國考報名已結束,讓人沒想到的是,僅招1人的西藏阿里地區(qū)郵政管理局“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火”...
-
馬上評|買房網(wǎng)簽,無需中介:“一網(wǎng)通辦”數(shù)字惠民
二手房買賣網(wǎng)簽,不必假手中介,可以直接網(wǎng)上辦了!10月26日起,上海市房地產交易中心在“一網(wǎng)通辦”開通存量房買賣雙方未通過中介交易網(wǎng)上簽訂合同(簡稱“手拉手交易...
-
人民日報評論:強迫商家“二選一”,就是在侵害消費者的選擇權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近日,某商超企業(yè)會員店在開業(yè)首日遭遇供貨難題,隨后,該企業(yè)發(fā)布致歉信,稱“競爭對手施壓供應商回購買空相關商品”,并表示反對以自身市場地位強迫商...
-
光明網(wǎng)評論員:合法建房受阻31年,根源在治理有法不依
10月22日,有媒體報道稱,河北平山縣一村民自1990年起想要在老家蓋房,但31年來一直受到鄰居阻撓,至今仍未建成。經(jīng)調查得知,該村民所獲宅基地是經(jīng)過村委會及鄉(xiāng)...
-
北京青年報評論:密切注意資本動向,依法打擊煤炭市場炒作
原標題:密切注意資本動向,依法打擊煤炭市場炒作譚浩俊10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確保北方地區(qū)特別是東北供暖,全力保障供暖用煤生產和運輸,依法打擊煤炭...
-
北京青年報評論:“開玩笑”不是性騷擾的遮羞布
現(xiàn)實職場中,有人經(jīng)常愛開玩笑,有時玩笑還開得有點“重”,這樣的行為是否構成職場性騷擾?日前,某地一家酒店的廚師長杜某因平時愛說“黃段子”,被女同事小呂以遭受其性...
-
北京青年報評論:越是吃勁時候越要鼓足必勝勇氣
原標題:越是吃勁時候越要鼓足必勝勇氣本報評論員栗玉晨近期,多地通報外省游客及密接者核酸陽性,北京也出現(xiàn)京外關聯(lián)本地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復雜。在秋冬季疫情防...
閱讀排行榜
欄目索引